底层的“超人”:杰克·伦敦小说《马丁·伊登》中工人阶级的困境分析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onne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丁·伊登》中,通过对马丁·伊登这一超人形象的塑造,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杰克·伦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马丁·伊登从平庸到成功再到死亡的人生轨迹,并展现了当时美国社会工人阶级的困境。十九世纪末的美国社会是披着经济繁荣外壳的镀金时代,社会内部阶级矛盾,贫富差距鸿沟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话题。本文以尼采的超人哲学为基础,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揭示了《马丁·伊登》中工人阶级的困境是如何产生的。第一章揭示了小说中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这是马丁·伊登超人精神产生的条件。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种冲突,包括二者之间的差异、资本家对马丁·伊登的矛盾态度以及马丁·伊登作为水手和作为著名作家时的心理差异。第二章介绍马丁·伊登的超人成长轨迹。一开始,他想要成为资产阶级的一员,但是在经历了失望和随之而来的成功后,他意识到了资产阶级的虚假和伪善,于是他开始与资本家进行斗争。第三章揭示了马丁·伊登并没有成长为一个超人。一方面,这是由超人理论本身和社会现实所决定的,另一方面,马丁·伊登对于身份丧失的过度担忧使他感到痛苦和孤独。他不能像一个超人一样享受自己的生活,摒弃对世俗身份的担忧,这使他最终不得不承受悲剧的结局。受杰克·伦敦在《马丁·伊登》中对工人阶级和美国社会的生动描写的启发,本文通过小说与尼采的超人哲学、小说人物与现实社会背景的互文阅读,分析19世纪美国工人阶级的困境。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超人的诞生、成长和失败,表明在资产阶级主导下的19世纪,工人阶级的超人之梦最终会以失败告终,并说明这种困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其他文献
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1899年出版的科幻罗曼司《当沉睡者醒来》(When the Sleeper Wakes)是其未来想象图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化了他有关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小说借由主人公格雷厄姆的见闻感知,呈现出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揭示出人性在权势、金钱和机器操控下的扭曲。威尔斯在此书中
学位
19世纪的英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巨大的变革吸引了同时代知识分子的关注,而乔治·艾略特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小说大多以一个身处社会转型中的村镇为背景。通过对这样一个村镇的描写,艾略特展示了时代变化的方方面面并表达自己对变革的思考。本文以《米德尔马契》为研究对象,力图探究小说中对米德尔马契镇的共同体书写与19世纪流行的阐释社会结构和变化演进的理论——社会进化论之间的联系。第一章探讨了艾略特对新共同
学位
威尔斯的《厨房水槽》和威斯克的《掺麦粒的鸡汤》在戏剧情节、人物与主题层面都具有呼应关系,两部戏剧中普通工人的不同困境展现了1950到2010年代资本主义对英国底层人民更加潜移默化的操控。作为现实主义戏剧,厨房水槽剧描绘了英国底层工人家庭最真实的生活样貌。《掺麦粒的鸡汤》和《厨房水槽》中,两代工人主要遇到的是个人志向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掺麦粒的鸡汤》侧重20世纪中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衰落环境下工人
学位
安·恩莱特(1962-)常被国内外学者誉为当代最独树一帜的爱尔兰作家之一。近年来,恩莱特的布克奖获奖作品《聚会》在学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小说中的身体书写策略及其意义有待进一步发掘。本篇论文以《聚会》中的身体意象、身体特征、身体体验和身体想象为分析对象,认为恩莱特通过书写身体,表达对爱尔兰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现实关照。本论文结合创伤后果研究,女性书写理论和新历史主义历史观,剖析恩莱特的创伤身体书
学位
伊恩·麦克尤恩被许多评论家和读者公认为当代最杰出的英语小说家之一。然而自出版以来,评论界对他的布克奖获奖小说《阿姆斯特丹》褒贬不一。小说讲述了两个朋友在参加完他们一位共同的朋友的葬礼后互相谋杀的故事。一方面,麦克尤恩希望读者相信在疏远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人公们的利己主义足够能解释这场悲剧的发生。但读者很容易会忽视一个事实,《阿姆斯特丹》是一部关于空间意识的小说。本论文将艺术,身份和隐秘与三位主人公
学位
《拾骨》作为美国非裔作家杰丝米妮·瓦德的代表作品,描绘了卡特里娜飓风背景下居住在密西西比州的非裔美国人的生活。论文聚焦小说中非裔美国人的恐惧情感,借助恐惧情感的运行机制,从情感表征、情感成因和情感积极力量三方面展开论述。人物恐惧情感表征的源头分别是自然灾害、资源匮乏和内部分化,主要成因包括地域弃置、种族经济和父权社区,恐惧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促使人物尝试突破、挣脱困境的推动力。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学位
本论文主要从后殖民理论的视角分析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耻》中白人悲剧性结局的形成原因。在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白人失去了殖民时期拥有的特权。他们陷入了肉体上、精神上、财产上的多重困境。库切认为,造成困境的原因既体现在白人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主义思想,也在于黑人无法放下殖民历史,一味向白人寻求报复,而在这两者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主奴对立的权力关系。本论文旨在论证如下观点:南非白人陷入困境的罪魁祸首是殖民时
学位
石黑一雄是当代世界文坛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于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盛赞石黑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相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在他的第四部小说《无可慰藉》中,主人公瑞德为治愈童年家庭创伤,选择投身工作以找寻存在的意义。然而职业成就却只给了他与世界相联系的幻觉。事实上,他既无法借事业的成功来治愈创伤,也并非如他自己所认知的那般成功。本文借助詹姆斯·
学位
光热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技术,具备优异的调峰调频性能,能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可靠支撑。由于光热发电技术仍处于快速更迭阶段,技术透明度较低,控制系统信息匮乏,严重阻碍了光热电站动态响应机理与支撑能力分析等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了光热电站精细化动态模型,并提出了完整的控制系统设计框架与原理。该控制系统具备多种运行模式,能高效地实现各主次量之间的分层协调控制。所建立模型通过西北某50MW光热电站的
期刊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盲刺客》讲述了年过八旬的艾丽丝在临死之前重构有关自己和家族的历史真相的故事。本文以《盲刺客》为研究对象,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探讨阿特伍德的先锋历史观念和她对历史书写的思考。本文首先剖析了《盲刺客》中历史与文学的互动关系,小说中反映历史现实的诸多文学文本和主人公叙述的具有虚构性的家族历史表现出历史与文学的相互交织,从而打破了两者分别位居于真实与虚构的二元对立关系。其次,传统的历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