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地下变电站围护结构及周围土体地震反应分析与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各类地下建筑物大量兴建。地下结构在水利水电、交通运输、市政建设、军事和人防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大部分地区为地震设防区,而由于缺少足够的基础资料,目前对于这些地下建筑物还没有一种较为成熟的抗震设计方法。这使得地下结构抗震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增加,地下结构抗震设计已经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程序FLAC<3D>,对上海世博会500kV地下变电站围护结构以及周围土体动力反应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研究中考虑包括静力、动力以及地下承压水的影响。土体采用摩尔一库伦模型,孔压模型采用Finn模型,动力边界条件采用自由场边界,建立了合理的计算模型,力求更真实地反映围护结构在动力作用下的响应。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震害、地下结构抗震以及地震砂土液化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的基本理论,以及FLAC<3D>软件各个本构模型、模块以及建模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基于一些合理假设,建立了上海世博会地下变电站围护结构的三维模型。通过静力以及动力的四种工况的计算,得出了围护结构和周围土体在基坑开挖和在烈度为7度的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同时说明了圆形围护结构在抵抗环向压应力和防止基坑变形起到很大作用。 3、针对模型中实体单元只能显示其主应力,不能直观有效反映结构破坏的缺点,利用FLAC<3D>中的FISH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将统一强度理论引入计算程序中,以便找出结构的抗震薄弱环节。 4、比较规范法和三维模型静力计算所得结果,得出三维模型更能合理反应围护结构受力情况。 5、讨论了地震波峰值加速度、卓越频率、围护结构材料参数以及地下结构周围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为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结构正向着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新型结构不断出现。有些结构的重要部件一旦发生损伤,其破坏程度将迅速发展,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将很有可能导致整个
土作为建筑材料、地基及地下工程的围限介质得到广泛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向着高、大、深、重及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作为建筑地基的土提出越来越苛求的强度和变形要求。长
目前国内外对偏心基础隔震结构的研究尚不充分。在进行基础隔震研究时,常常采用简化的模型和假定,忽略了基础隔震结构偏心造成的扭转反应的影响。随着隔震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深入
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区域拉应力过大导致混凝土开裂或裂缝超宽的问题至今缺少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针对这类问题,本文提出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侧设置局部增强钢板(即局部增强的
结构损伤诊断和在线监控在土木工程领域已经越来越重要。动力测试的出现,相对于静载试验,让损伤诊断更加经济快捷,让在线监控更加切实可行,目前在信号处理领域频域法发展最为
混凝土低温特性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是课题组关于“超低温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材料及结构性能试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309)的一个子课题。造成预应力损失的原因有很多,课题研究方向为混凝土低温特性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混凝土超低温热应变试验与混凝土低温收缩徐变试验两部分。混凝土超低温热应变试验研究了含水率、水灰比与降温速率对混凝土试件在降温过程中轴向应变的影响,并比较了降
结构混凝土强度的微破损检测方法,就是在不影响结构物总体使用性能的前提下,直接从结构物上取样进行强度试验,或直接在结构物的适当位置进行局部的破损性试验,然后,根据试验结果推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结构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融合了很多学科比如机械、物理等。在此基础上,建筑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这改变了一些传统的建筑设
随着围海造陆工程的发展,其吹填材料逐渐由早期的无黏性粉砂粒料转为以黏粒含量为主的软黏土。由于沉积历史和形成原因的不同,这类吹填软黏土与正常沉积软黏土存在较大差异,
混凝土核心筒是高层建筑抗震的核心部分,研制抗震性能好的核心筒一直是国内外工程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追求个性化的大型复杂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对核心筒的抗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