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从2006年开始,欧盟、日本、美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华投资纷纷呈现下降趋势,但与此同时这五个中国FDI最大的来源地却不约而同的增大了其在东南亚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尤其是在中国曾经引以为傲的制造业上,东盟国家吸引FDI的能力日趋增强,已在部分行业上对中国形成了强有力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东盟国家在行业层面上吸引FDI对中国引资的关系,正确认识两地区具体行业吸引FDI的相互关系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区域合作及自身经济的持续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农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数据为基础,通过定量检测和定性分析,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邓宁(JohnH.Dunning)的FDI区位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固定影响效应模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为例,利用各类经济面板数据对东盟主要国家在行业层面上吸引FDI对中国引资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制造产业上细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间吸引FDI流入上存在在竞争中上升的关系。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区位优势理论,文章从东道国区位决定因素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制造产业下的中的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及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吸引FDI的特征。最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吸收FDI的现状,提出提高区域引进外资能力以及加强区域合作的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