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举世瞩目,目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大国,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效率问题。克鲁格曼曾说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因为劳动、资本的大量投入,是总量上的增长,但效率却不高,因此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遭遇较大阻力,逐渐从经济快速发展转向为高质量发展,而金融在这次经济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10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业增加值逐年上升,金融结构不断完善,学者们普遍认为,金融必须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才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
本文基于2008-2017年我国285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数据,将我国城市细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在金融发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永续存盘法测算了我国285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2008-2017年的资本存量,利用数据包络软件DEA-Malquist指数分析法对2008-2017年分地区TFP指数进行测算,并将其分解,应用动态面板数据从资本配置效率和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两个视角建立金融发展与TFP增长的中介效应模型,通过stata14.0软件运用系统GMM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并通过中介效应检验程序验证了金融发展分别通过资本配置效率以及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对TFP增长的中介效应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①2008-2017年中国TFP增长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推动的,影响TFP增长的因素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差别,且随着政府研发投入的提高和通信业务规模的扩张有利于推动TFP的上升。②以金融机构信贷扩张为主的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TFP增长,且在不同区域间影响存在差异。③我国的资本配置效率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显著地促进了TFP增长,东部城市的影响程度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城市。④我国资本配置效率与实体经济增长水平是金融发展促进TFP增长的中介因素,但中介效应比重不高,分别为3.13%和9.07%。
鉴于此,为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TFP的协调增长,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各地区应加强自主创新、加大对科技资源的整合力度、保护知识产权等方法提升技术进步;引导资本流向当地优势行业,进一步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产权结构改革,降低金融机构在资本配置上的政策干扰效应,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防范金融风险,避免金融业增加值挤占其他行业利润空间。
本文基于2008-2017年我国285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数据,将我国城市细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在金融发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永续存盘法测算了我国285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2008-2017年的资本存量,利用数据包络软件DEA-Malquist指数分析法对2008-2017年分地区TFP指数进行测算,并将其分解,应用动态面板数据从资本配置效率和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两个视角建立金融发展与TFP增长的中介效应模型,通过stata14.0软件运用系统GMM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并通过中介效应检验程序验证了金融发展分别通过资本配置效率以及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对TFP增长的中介效应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①2008-2017年中国TFP增长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推动的,影响TFP增长的因素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差别,且随着政府研发投入的提高和通信业务规模的扩张有利于推动TFP的上升。②以金融机构信贷扩张为主的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TFP增长,且在不同区域间影响存在差异。③我国的资本配置效率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显著地促进了TFP增长,东部城市的影响程度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城市。④我国资本配置效率与实体经济增长水平是金融发展促进TFP增长的中介因素,但中介效应比重不高,分别为3.13%和9.07%。
鉴于此,为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TFP的协调增长,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各地区应加强自主创新、加大对科技资源的整合力度、保护知识产权等方法提升技术进步;引导资本流向当地优势行业,进一步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产权结构改革,降低金融机构在资本配置上的政策干扰效应,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防范金融风险,避免金融业增加值挤占其他行业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