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英译中报告,原文选自丽莎·朱威尔(Lisa Jewell)的著作《伴我们成长的家》(The House We Grew up in)。该书讲述了伯德一家恬淡、温馨、悲伤、幸福的田园生活,深入细致地描写出一个家庭的爱恨纠缠。在书中,作者巧妙地以孩子们不同成长时期的复活节为主线,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温馨、悲痛、恬淡的画面,展现出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根据译者在相关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藏书的检索,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出版的中文译本。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越发沉迷于外面繁华喧嚣的世界,对于家的依恋越发淡薄。通过此书的翻译,可以引发人们对家庭生活问题的思考,真正去领悟家的含义,理解亲人,学会感恩,从而更好地融入家庭生活,使其更加幸福美满。本翻译项目选取了第一、二章,原文共计一万六千字。该部分以多个不同的时间节点为主线,分别描绘出伯德一家的生活面貌。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的女儿梅根回到老家,看到而今残破不堪的伯德之家时,回忆起儿时一家人的幸福时光。源文本属于文学类著作,其语言风格及遣词造句方面都有突出的特点。第一,翻译既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信息的传达。中英两国文化各具特色,在民族情感、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认知方式上都不尽相同。译者遵循汉语的行文特点,准确地传达出源文本的情感和思想。第二,该书语言朴实,情感深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在准备阶段,译者尽可能地搜集作者的相关背景以及与选材相关的书籍、杂志、期刊等,认真研读,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写作手法,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意境,传达出原文的情感。第三,该书出现了若干的缩写词,专有名词,以及习语。译者通过查阅网络资源及相关文献找出与之相应的中文翻译。第四,该书作者喜用简单句,但也适当地使用了一些长难句。译者通过句式重构,顺句操作,增删重组等方式,使译文更加接近原文。在此次翻译项目实践过程中,译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搜索相关网络资源,灵活地运用已学的翻译知识,力求译文通顺,流畅。与此同时,译者期望能为同类型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些实际可行的翻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