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科技金融的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我国互联网理财市场繁荣发展,并产生了较为成熟的市场细分格局。互联网金融门户作为互联网理财的配套服务,以其整合的产品信息、丰富的功能设计和用户交流空间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但是其本身也存在产品良莠不齐、用户运营能力差和操作流程复杂的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同时,投资者在使用互联网金融门户进行理财产品购买时,其实际行为往往与传统金融学的“理性人”假设相违背,其投资选择与权衡风险和价值后的最优投资组合存在一定的差异。
针对上述互联网金融门户发展中的问题以及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的偏离现象,本文对互联网理财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试图对这一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并提出一定的发展建议。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前景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探索互联网金融门户背景下,心理控制源对金融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问题。在定性研究中,本文通过文献阅读法,对互联网理财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并重点探究心理控制源等因素对金融产品购买的影响。在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互联网金融门户的用户进行调研,本文收集有效问卷样本数370份,之后使用SPSS和Amos作为数据分析工具辅助进行问卷信效度分析与路径分析。最终结论如下:(1)相比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网站,互联网金融门户在产品种类、社交功能和功能设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在互联网金融门户情景下,心理控制源对购买态度具有正向影响,同时自我效能在心理控制源对态度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其他外界因素,如感知平台价值、感知社会价值、感知产品价值、态度对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感知平台风险、感知财产风险对购买意愿具有负向影响,并通过购买意愿对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根据定性和定量研究得到的结论,本文验证了心理控制源对互联网理财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同时探究了这一影响的作用机制,对互联网理财影响因素理论体系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同时,结合互联网金融门户的特点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了拓展,为互联网金融门户下的理财行为研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补充。最后,针对不同心理控制源的投资者,为互联网金融门户和互联网金融企业提出了一定的差异化管理建议。
针对上述互联网金融门户发展中的问题以及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的偏离现象,本文对互联网理财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试图对这一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并提出一定的发展建议。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前景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探索互联网金融门户背景下,心理控制源对金融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问题。在定性研究中,本文通过文献阅读法,对互联网理财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并重点探究心理控制源等因素对金融产品购买的影响。在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互联网金融门户的用户进行调研,本文收集有效问卷样本数370份,之后使用SPSS和Amos作为数据分析工具辅助进行问卷信效度分析与路径分析。最终结论如下:(1)相比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网站,互联网金融门户在产品种类、社交功能和功能设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在互联网金融门户情景下,心理控制源对购买态度具有正向影响,同时自我效能在心理控制源对态度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其他外界因素,如感知平台价值、感知社会价值、感知产品价值、态度对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感知平台风险、感知财产风险对购买意愿具有负向影响,并通过购买意愿对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根据定性和定量研究得到的结论,本文验证了心理控制源对互联网理财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同时探究了这一影响的作用机制,对互联网理财影响因素理论体系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同时,结合互联网金融门户的特点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了拓展,为互联网金融门户下的理财行为研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补充。最后,针对不同心理控制源的投资者,为互联网金融门户和互联网金融企业提出了一定的差异化管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