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在当今经济发展模式下,知识产权对提升地区经济水平和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地方政府在推进知识产权发展上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地方政府运用行政和司法管理手段,对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进行积极引导,我国知识产权发展迅猛,取得了一定成效:知识产权政策不断完善、执法力度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知识产权申请和授权数量不断增加。但由于重视不够、管理机构协调不足、管理人员培养体系不完善等原因,我国地方政府知识产权管理还存在统筹规划难、机构分散、管理人员短缺、知识产权质量较低、转化效果差等问题。A市B区地处长三角地带,经济较为发达,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和水平较好,但也存在政府管理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行政管理与司法保护不协调、知识产权质量还需提高、政府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中介机构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主要是因为对知识产权的认知不足、管理人员编制少、上级考核指标单一和政策制定水平较低等情况。为了提高地区的知识产权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我国地方政府应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一是提高重视程度,明晰各部门管理职责,提升知识产权局地位,加强统筹协调;二是通过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协调预警机制、推行知识产权联盟、拓宽融资渠道等方式完善政府的服务模式;三是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和引进,强化产学研合作;四是建立政策评价体系,提高政策制定水平,加强政企对接,助推服务机构发展。地方政府在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要扮演好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为企业研发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共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