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机制研究:心理距离和信息处理流畅性的双重中介作用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产品升级与创新的同时,开展品牌拟人化营销以加强市场竞争力,品牌拟人化是指将人的外在属性(如外观)、精神属性(如个性、情感、思想)及社会属性(交流、互动)等赋予品牌,使品牌被消费者感知为真正的人。丰富的实践证明了品牌拟人化的积极营销效应,品牌拟人化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那么品牌拟人化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其背后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营销实践中企业对拟人化品牌的塑造方式有所不同,这些不同层面的拟人化品牌塑造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不同建构类型的消费者对这些不同层面的品牌拟人化又会有怎样的偏好差异?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关于拟人化营销效应理论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匮乏,现有研究大多将品牌拟人化看作一个单维的变量,集中讨论拟人化与非拟人化之间的差异,且更多关注印象层面的拟人化,忽略了交互层面的拟人化。基于此,本文将品牌拟人化进行解构,分为印象型线索和交互型线索两个维度,从心理距离和信息处理流畅性的视角解释了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背后的作用机制及不同维度拟人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可能存在的差异,同时考察消费者自我建构类型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选择拟人化营销实践丰富的休闲食品行业的拟人化品牌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不论是品牌拟人化印象型线索还是交互型线索均能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且交互型线索对消费者意愿的提升作用优于印象型线索的作用;(2)品牌拟人化印象型线索和交互型线索均能拉近消费者对品牌的心理距离,且交互型线索相比印象型线索更能拉近消费者与品牌的心理距离;(3)品牌拟人化印象型线索和交互型线索均能提升消费者的信息处理流畅性,且印象型线索相比交互型线索对消费者信息处理流畅性的提升效果更好;(4)心理距离和信息处理流畅性在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中都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5)消费者自我建构类型能够调节品牌拟人化交互型线索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相比独立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互依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对交互型线索拟人化品牌有更高的购买意愿;而对于印象型线索品牌拟人化,不同自我建构的消费者没有显著偏好差异。
  本研究的实证结果丰富了品牌拟人化的理论研究,同时也为企业品牌拟人化营销实践提供了一点指导。企业可以通过印象型线索和交互型线索两个方面进行拟人化品牌设计,且可以更侧重交互型线索层面的塑造;另外,应有针对性地根据消费者的自我建构类型打造定位更加精准的拟人化品牌形象。
其他文献
上市资格是一直我国资本市场的稀缺资源,IPO过会审核是企业进入证券市场最关键的环节,历来备受关注。IPO就是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指股份公司首次向公众公开募集资金的发行方式。所谓IPO审核,就是证监会发审委对申请IPO拟上市公司所进行的审核。2017年7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修改后成立的第一届大发审委(即第十七届发审委),一方面支持创新企
学位
在社会公众的呼吁、监管的要求或者出于自身印象管理等等原因下,我国上市公司致力于环保事业发展并且披露环境信息的积极性愈发高涨,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发布独立报告来披露自身的环境信息。独立披露的环境信息通常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环境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等为载体。由于我国金融体制尚不健全,融资约束正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从全球的实践来看,将企业环境绩效与企业金融相结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
学位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对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正面临实体经济困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困境。内部控制作为微观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最新的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进一步扩展了其报告目标,强调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因此,基于COSO的这一理念,进一步探讨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元素的企业发展更加迅猛,出现了很多规模大、多元化和具有跨国化特征的集团企业。在我国集团企业内部,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成员之间经常性的交易较多,进而形成了集团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产生了复杂的经济后果:基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动机的资金流动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抑制过度投资、降低集团内部风险等手段稳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加强政府审计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国家重大经济政策措施落实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履行方面的监督作用。2015年颁布的《关于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提出我国进入审计监督全覆盖阶段,作为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政府审计的治理效果是值得思考的问题。2019年出台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明确指出要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重大经济决策、重要项目
学位
审计质量问题是资本市场和审计界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不仅有审计客体的因素而且还有审计主体的因素。长期以来,投资者与监管部门都认为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经济关系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从而降低审计质量。客户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对重要客户的依赖程度,这与审计质量密切相关,这两者之间既可能由于经济依赖存在一致性,也可能存在声誉效应存在背离性。围绕客户
学位
大客户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无大不稳,无小不活”更是形象地说明了大客户才是根本,而中小客户仅作为补充。依赖大客户的好处是企业可以与客户形成战略联盟,并且提高企业服务关键客户的能力;但是,大客户可能会凭借其超强的议价能力不断挤压企业微薄的利润空间,一旦交易中断,企业预期的销售收入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的大幅下降可能导致企业风险激增。长期以来,政府监管部门一直非常强调企业对大客户的依赖可能导致的重大
企业财务决策和信息披露的同群效应是最近国际财务学界开始关注的新问题,而具体到碳信息披露同群效应的研究仍属鲜见。在环境污染严重,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的趋势下,企业碳信息披露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问题,学术界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和碳信息披露产生的经济后果。在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还没有学者分析个体企业披露碳信息时受到的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影响,即企业在碳信息披露上的“同群效应”
学位
社会责任报告是公司向投资者、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群体传递社会责任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利益相关者群体评价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依据。社会责任报告具有定性描述多、主观性强、相关披露准则不完善的特点,这给公司管理层实施印象管理行为提供了客观环境上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公司高管薪酬备受政府、舆论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面对内外部压力,公司高管为了证明自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电子商务也得到了繁荣与发展,并且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消费者在网络购物平台只能看到商家提供的产品信息,无法真实看到或感受到产品,在进行网络购买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和购买风险。为了使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多与产品相关的真实信息,降低消费者购买的不确定性,帮助消费者购买更合适的商品,各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在线评论功能。在线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