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文化特征和早期宫颈癌患者病情的PERMA干预模式,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探讨PERMA干预模式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了解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两性关系体验的现况。运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重庆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进行随访的1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使用Colaizzi分析法及Nvivo 12.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2.通过文献分析,并结合我市宫颈癌术后患者两性关系体验的现况与心理特征,初步拟定PERMA干预模式的内容框架。再组织专家会议,并开展预实验,进一步修订干预模式。3.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验证PERMA干预模式的效果。运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6月在重庆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妇科门诊随访的91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实验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ERMA干预模式。应用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幸福感指数量表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1.质性研究: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两性关系体验差,可归纳为4个主题:性生活困扰、女性角色创伤、婚姻关系改变、自我认知的转变。各主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2.构建了PERMA干预模式:(1)该模式的理论依据为积极心理学的PERMA幸福理论;(2)指导团队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专家协作;(3)运行方式主要以微信咨询与指导、公众号知识宣教、网络视频教授的形式进行;(4)实施流程为四个阶段,即P计划—保持积极情绪(性心理康复指导);E计划—体验投入的酣畅感(性生理康复指导);R计划—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性技巧指导);M-A计划—设定目标、体验成就感(综合指导)。3.随机对照试验验证PERMA干预模式的效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女性性功能指数评分、抑郁程度(无、轻度、中度、重度)与幸福感指数(低度、中度、高度)各等级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实验组的女性性功能指数评分、抑郁程度与幸福感指数各等级改善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女性性功能指数与抑郁程度呈负相关(r=-0.612,P<0.001),而与幸福感指数呈正相关(r=0.638,P<0.001)。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两性关系体验差,对其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本研究构建的PERMA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的性生活质量,缓解其心理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该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可探索针对患者伴侣的夫妻同步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