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3D打印混凝土技术凭借其无模化、自动化的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但3D打印构件强度低、自重大、难养护等问题影响了其广泛推广应用。陶砂是以黏土、亚黏土为原材料,加入适量的胶凝材料以及外加剂经过高温烧焙而成的一种人造轻骨料,具有轻质、低强、易吸水的特点。基于此,本论文主要研究陶砂对3D打印砂浆的可打印性及力学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水化热、孔结构、水化产物矿物组成等分析研究,探讨陶砂对3D打印砂浆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D打印混凝土技术凭借其无模化、自动化的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但3D打印构件强度低、自重大、难养护等问题影响了其广泛推广应用。陶砂是以黏土、亚黏土为原材料,加入适量的胶凝材料以及外加剂经过高温烧焙而成的一种人造轻骨料,具有轻质、低强、易吸水的特点。基于此,本论文主要研究陶砂对3D打印砂浆的可打印性及力学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水化热、孔结构、水化产物矿物组成等分析研究,探讨陶砂对3D打印砂浆的影响机理。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3 mm粒径的陶砂更适合于配制3D打印砂浆,其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内部平均孔径较小,不易失水,可调控砂浆前期的流动性,且不易造成打印口的堵塞。(2)当砂浆跳桌流动度在170~200 mm之间、早期刚度在33.3~150 KPa之间、初凝时间在45~60 min之间时,砂浆具有良好的可打印性能;陶砂能改变砂浆的流变性,替代率越大,砂浆的触变性越大,屈服应力越低,打印构件的形变越大,堆积性越差,可打印性越差。当替代率在30%以内时,砂浆的流变性满足打印的需求,此时砂浆具有良好的可打印性。(3)陶砂的掺入会影响砂浆的力学性能,其抗压强度随陶砂替代率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替代率在30%时,砂浆的抗压强度达到最大,抗折强度随替代率的增大而减小;打印成型试块的抗压强度低于模具成型试块的抗压强度,其强度为模具成型试块的一半左右,由于打印成型试块内纤维的分布方式与打印方向平行,这种分布方式下的纤维起到了一个微型“钢筋”的作用,进而使得打印成型试块的抗折强度与模具成型试块的抗折强度较为接近;打印成型试块存在力学各向异性,试块正面的力学强度小于侧面的力学强度,陶砂的掺入能对其层间弱面进行改善,当替代率在30%时,砂浆正面的力学强度与侧面的力学强度大致相等。(4)陶砂替代率在30%以内时,其吸水返释特性可促进水泥水化,导致水泥早期(1 d)水化速率加快,第二放热峰提前,3 d水化放热量增大,陶砂与水泥硬化浆体界面过渡区的厚度增大,7 d和28 d时界面过渡区厚度是分别是河砂的1.25倍和1.30倍,可提升7 d后砂浆抗压强度,与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相吻合;陶砂替代率越高,对水泥水化促进效果越明显,但当替代率超过30%时,会影响水泥水化,让第二放热峰发生延后。
其他文献
食品包装对于防止食品的污染和浪费至关重要,其中活性包装能通过改变被包装食品的外部条件而为其提供更好的保护。抗菌包装和抗氧化包装是常见的活性包装,能通过抗菌剂、抗氧化剂等活性物质与食品作用,起到更好的保鲜作用,若能实现活性物质的缓释,则能为食品提供更长时间的保护作用。本课题基于多孔淀粉制备了缓释型活性包装膜,其中多孔淀粉作为茶多酚的缓释载体,对薄膜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中活性物质茶多酚的释放情况和薄膜
果实软化与细胞壁多糖物质的降解密切相关,充足的能量供应会延缓果实软化、抑制细胞壁的降解。线粒体是细胞进行能量代谢的重要细胞器,也是产生和积累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重要场所。ROS诱导线粒体产生氧化应激,并导致线粒体DNA(mtDNA)的损伤和突变,造成线粒体衰老和凋亡。线粒体单链结合蛋白(mitochondrial single-stranded bin
随着塑料垃圾在环境中的持续累积,微塑料(MPs,<5 mm)的潜在生态风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之一,然而有关微米塑料及其持续碎裂后产生的更小尺寸的纳米塑料(NPs,<100 nm)对淡水环境的影响研究还十分有限。此外,广泛分布的MPs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较大的比表面积,极易作为水环境中重金属等污染物的重要载体,进而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对水生态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本文以淡水中广泛
灌浆套筒连接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竖向构件普遍应用的连接方式,然而传统预制构件因灌浆套筒装配前内置,存在灌浆施工过程不可视、灌浆质量可控性差等问题,直接影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安装质量和受力性能。为了实现灌浆套筒连接节点的注浆过程可视、注浆质量可控,本文提出了一种带后浇区的灌浆套筒连接混凝土柱脚节点。为探究带后浇区的灌浆套筒连接混凝土柱脚节点的抗震性能,本文设计制作了1个整体现浇、1个传统套筒连接和6个
本研究针对滨海粘质盐土存在的土壤孔隙状况不良、土壤饱和导水率低,以及引黄灌区淤积泥沙难以处理的问题,将引黄淤积泥沙作为改良材料,研究配沙对粘质盐土大孔隙和饱和导水率影响。通过室内的土壤泥沙颗粒分析试验、水分特征曲线测定试验、饱和导水率测定试验、模拟土柱盐分淋洗试验,研究土壤颗粒组成变化与土壤分形维数、土壤大孔隙比例、土壤饱和导水率以及脱盐效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田间试验加以验证。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山东省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是冬小麦的主要种植区。冬小麦生产作为支撑国家发展的基础保障性产业,在山东省乃至华北平原占有重要地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节约用水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然而,长期旋耕和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耕层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土壤水分有效性降低,农业用水问题日益突出。深松是改善土壤耕层结构的有效措施,此外,适当的灌溉管理是保障冬小麦稳产和提升水分利用效率的必要措施。然而,深松
据相关统计,我国盐碱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0%,尤其在鲁西南黄泛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该地区土壤退化严重,具有结构致密、容重大和饱和导水率低等典型特征。冻融对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越来越频繁和剧烈,进一步影响了冻土区土壤排盐效率。研究鲁西南黄泛区盐碱土的基本理化性质,分析冻融循环对该地区土壤水力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将对黄泛区盐碱土的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鲁西
弱读形式是英语语音教学的薄弱环节,通常会被忽视。对比分析假设认为二语语音研究不能只限于音位对比,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学习者的语言经验,并涉及音位内部的语音差异。在最近的音素感知和产出研究中,对弱读形式的语音感知和产出的研究很少。基于此,本研究试图运用二语习得理论,进行一项尝试性和创新性的语音研究,分析央元音/(?)/弱读形式的感知和产出,希望能对外语语音教学和习得有所启发。本研究选取了山东省某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具备土壤颗粒细、级配均一、排列致密、大孔隙少的水力特征,其土壤容重大、渗透性差且盐分含量高,极易造成严重的土壤盐渍化,采用传统方法改良困难,严重威胁作物生长发育和粮食生产安全。盐渍土掺沙可以改良土壤质地与结构,加速土块崩解,改善土壤渗透性,调控水盐运移过程,并提高盐分淋洗效率。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设置3种掺沙比例:CK(0%)、S1(20%
连栋拱形大棚是一种重要的园艺设施结构,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本文依托真实的连栋拱形大棚结构,采用原位观测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首先,通过对外部风场、风压系数和风荷载体型系数的分析,研究了连栋数对大棚风效应的影响;其次,通过对表面风压、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分析,研究了少连栋大棚的风效应与热湿性能;最后,通过对温湿度、水平截面平均温度、通风效率(HRE)的分析,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