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写本《佛说诸经杂缘喻因由记》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h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说诸经杂绿喻因由记》(下简称“《因由记》”)共有三个相关的敦煌写本存世。其中,伯3849号背(下称“甲卷”)及北敦3129号(下称“乙卷”)是完卷,而斯5643号(下称“丙卷”)仅存《莲花色尼因缘》(拟)的部分片段。本文在调查敦煌文献相关遗存的基础上,对写卷的概况、抄写时间、转抄关系、对佛典的改造、性质及实际政治意义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校勘、注释了《因由记》的全文。
  文章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包括绪论和五个章节。
  绪论部分介绍了《因由记》敦煌写本的概况、前人对《因由记》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为“甲、乙二卷抄写时间考”。通过考察甲、乙二卷所收的《俗讲庄严回向文》中相关祈福对象的称谓,考定甲、乙二卷抄写于敦煌曹氏归义军时期的公元十世纪中前期。
  第二章为“甲、乙二卷传抄关系考”。通过对甲、乙两卷从内容到字句的比勘,结合甲、乙两卷的卷末题记,确定乙卷是从根据甲卷抄写的某个写卷上转抄而来的。
  第三章为“《因由记》对于佛典的改造”。这一章讨论了《因由记》出典的两种类型及其改造佛典的特徵。
  第四章为“《因由记》的性质”。本章在对所谓的“故事略要本”进行了考辨的基础上,认为《因由记》并非“故事略要本”,而是俗讲及八关斋会上讲因绿时所使用的故事底本。
  第五章为“《因由记》的实际政治意义——以弥勒信仰与转轮王信仰为中心”。本章通过对《弥勒未来成佛因缘》及《顶生王因缘》的研究,论证了《因由记》的具体政治意义:在斋会上演说《因由记》的目的不只是劝人“兼信八戒”(《迦旃延教老母卖贫遂得生天因缘》<拟>)、乐行布施,它同时还具备着向僧俗信衆宣扬转轮王信仰并借此巩固曹氏归义军政权的特殊作用。
  下编是对《因由记》的校注。校注以甲卷为底本,以乙卷、丙卷为对校本,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
其他文献
凉皮,本是一种常见于街头巷尾的普通小吃,但大武口凉皮则是当地城市的饮食符号和名片。对于大武口人来说,凉皮是当地及周边地区喜闻乐见的地方特色小吃,其发展经历了由城市普通饮食到地方文化符号的演变。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具体方法等。利用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实时实地开展访谈和调查,并且整理剖析相关文献,旨在明确凉皮符号化的过程中,各种社
社会关系在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社会关系的特点也是众多学科近年来持续讨论的话题。本文以宁夏西吉县王堡子村为例,采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和对比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归纳和总结出村落社会中的社会关系的特点。在研究方法上,进入田野调查地点伊始,以身体感官为基础,对田野进行基本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和访谈对象深入的交谈,获得与研究问题相关的一手资料;采用“同吃、同住、同劳动”田野调
学位
对风险资本(VC)的监管是全球许多地区感兴趣和关注的领域。在一个参与方之间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风险投资领域的许多程序和实施经历了多年不断发展。  根据WordWeb词典,风险投资可用于投资新兴的或投机型企业。风险资本家常常是为企业生存的早期阶段融资,包括种子融资,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和拓展,主要是在科研或技术实力雄厚的部门。风险投资公司是解决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专业机构,因此它可
学位
资本必须通过自身经济体之外的外部循环圈才能够将剩余价值不断转化为新的资本,以推动扩大再生产,由此形成资本主导的全球化潮流。在这一过程中,资本不断扩展外在空间,将世界各地纳入资本主导的“中心—边缘”结构,生成了资本主导的依附性世界秩序,它经历了从殖民主义世界秩序到霸权主义世界秩序的转变。在殖民主义世界秩序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坚船利炮,对殖民地进行赤裸裸的掠夺,获取廉价的原材料和商品销售市场,以此
学位
公益型环评公众参与,是指公众基于环境公益保护而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种制度。这种类型的公众参与是相较于私益型环评公众参与而言的,其中的环评公众参与主体不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限制。环评实践中,建设单位所追求的经济利益与公众所追求的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之间存在着冲突。在建设单位与公众进行私人利益博弈过程中,公众由于参与能力的限制,使得环评公众参与虚假和缺失的现象广泛存在。公益型环评公众参与的引
学位
本文对我国行政犯罪定罪限缩的相关基本范畴、行政犯罪定罪扩张的表征及成因、行政犯罪定罪限缩的正当性根据、行政犯罪定罪限缩的基本思路、行政犯罪定罪限缩的常用方法展开了论述,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界定了犯罪、行政犯罪、定罪、定罪限缩以及行政犯罪定罪限缩等基本范畴。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既具有刑事违法性又具有法益侵害性,行政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也要求具有刑事违法性和法益侵害性。刑法理论上通常对行政犯罪的界定存在
学位
刑法与行政法的衔接是一个既关乎行政刑法理论又涉猎执法与司法实践的领域,尤其在我国刑法“既定性又定量”构罪标准的情势下,给解决两法衔接带来了更多更大的困难。诚然,两法衔接首当其冲是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的界分问题,至今也仍是域内外学者讨论的热点。尽管刑法与行政法各自的制度架构、评价标准、制裁手段与救济途径存在迥异,但是二者在公法性质、法治原则、制裁后果、秩序维护等方面的功能与权利保障目标存在高度的一致,
学位
死缓限制减刑制度从2011年确立至今,适用近10年时间,初期只有刑法典50条第2款和和一部司法解释,在接下来的5年内,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陆续发布了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性文件、指导案例等,帮助理论界和实务界去理解死缓限制减刑制度的性质和适用。而制定法律到法律实施的过程中有一些混乱之处,例如立法层面的立法目的不明确、立法内容不够丰富、容易造成体系混乱等问题,在司法适用中的裁量标准不统一、法官适
上迄东汉,下至南北朝,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征伐与交融,动荡不安的生存空间和胡、汉民族的地理迁移,极大地影响了文人的文学视野和创作心态,导致历代赋家对地理空间的文化建构出现偏差和松动。广泛分布于中华大地的江河和作为陆地尽头的海洋,在历时性的文化建构中成为了承载地理文化观念的重要意象。汉魏六朝,以水域为题材的赋篇层出不穷。其中,以长江、黄河、淮河、海洋四者为题材的赋篇(本文称为“江海赋”)尤为引人注目。
作为北美新移民文学最高水平代表之一,严歌苓一直是海外华文和当代文学研究的热门。由于其丰富独特的个人与家族经历,对历史的言说一直贯穿在她的创作中。透过女性、知识分子、新移民多重视角,严歌苓对晚清至当代的历史书写呈现异质色彩。因而本文以严歌苓小说的历史书写策略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的历史、作家女性观与历史书写的关系、历史书写形式探索等方面分析严歌苓的小说创作。论文绪论部分主要从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介绍选题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