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针是用电针仪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达到治病目的一种针刺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实验和临床科研中。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尤其是电针足三里对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尚未见报道,且电针刺激参数在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中也各不相同。
本研究选取10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运动后即刻组、运动后30分钟组、运动后60分钟组、运动后90分钟、运动后5小时组、运动+电针(2/15Hz)即刻组、运动+电针(2/15 Hz)30分钟组、运动+电针(2/15 Hz)4小时组、运动+电针(2/100 Hz)即刻组、运动+电针(2/100 Hz)30分钟组和运动+电针(2/100Hz)4小时组。采用BedFord渐增负荷跑台跑运动模型,用韩氏电针仪对急性运动大鼠双侧足三里穴进行2/15 Hz、2/100 Hz两种不同频率的电针进行刺激,电针强度为2-5毫安,电针持续时间为30分钟。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C和ACTH含量以及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检测各组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
结果发现:1.急性运动后大鼠血浆C和ACTH含量均显著性增高,且电针(2/15Hz)可显著降低运动大鼠血浆C含量、大鼠血浆ACTH含量。2.急性运动可显著增加大鼠下丘脑内5-HT和NA含量,DA含量无明显变化。3.2/15 Hz和2/100 Hz两种不同频率电针均可显著降低运动后大鼠下丘脑NA含量。
结论:电针足三里可降低运动大鼠下丘脑NA含量、血浆C含量,可以通过下丘脑NA含量的降低影响HPA轴,进而消除运动性疲劳。且电针(2/15Hz)组和电针(2/100Hz)组在降低运动大鼠下丘脑NA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提示2/15Hz可能是要筛选的电针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最佳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