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足三里对运动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4321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针是用电针仪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达到治病目的一种针刺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实验和临床科研中。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尤其是电针足三里对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尚未见报道,且电针刺激参数在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中也各不相同。 本研究选取10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运动后即刻组、运动后30分钟组、运动后60分钟组、运动后90分钟、运动后5小时组、运动+电针(2/15Hz)即刻组、运动+电针(2/15 Hz)30分钟组、运动+电针(2/15 Hz)4小时组、运动+电针(2/100 Hz)即刻组、运动+电针(2/100 Hz)30分钟组和运动+电针(2/100Hz)4小时组。采用BedFord渐增负荷跑台跑运动模型,用韩氏电针仪对急性运动大鼠双侧足三里穴进行2/15 Hz、2/100 Hz两种不同频率的电针进行刺激,电针强度为2-5毫安,电针持续时间为30分钟。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C和ACTH含量以及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检测各组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 结果发现:1.急性运动后大鼠血浆C和ACTH含量均显著性增高,且电针(2/15Hz)可显著降低运动大鼠血浆C含量、大鼠血浆ACTH含量。2.急性运动可显著增加大鼠下丘脑内5-HT和NA含量,DA含量无明显变化。3.2/15 Hz和2/100 Hz两种不同频率电针均可显著降低运动后大鼠下丘脑NA含量。 结论:电针足三里可降低运动大鼠下丘脑NA含量、血浆C含量,可以通过下丘脑NA含量的降低影响HPA轴,进而消除运动性疲劳。且电针(2/15Hz)组和电针(2/100Hz)组在降低运动大鼠下丘脑NA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提示2/15Hz可能是要筛选的电针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最佳频率。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我国教育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过于注重知识传授”与“轻视知识教育”的争论体现了两种知识观的根本分歧。传统的静态知识观认为,知识是认识的
随着商业化的参与体育,体育产业的规模和市值越来越突出,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排在十大行业之内,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3%。[1]在我国体育职业化初期,尽管体育经纪存在的合理性
日常生活中,类似言语、运动、乐器演奏等活动都以序列的形式连续发生。在此过程中,人们能够流畅地完成各类任务都基于序列学习。序列反应时任务(SRT)正是在模拟现实生活的基础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应用目的为主的高等专业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面孔性别特质的评估,探索面孔吸引力评价过程中的特质推论结构,并研究心境因素对知觉者面孔偏好的影响方式。 首先,通过对面孔吸引力研究领域的文献回顾和趋
助人行为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有着及其重要的积极作用。本研究运用情境实验法研究责任归因与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旨在通过设置情境来研究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