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国外语学习者应对跨文化语境下不礼貌言语行为的语用能力之探索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i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师通常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关注多于对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这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是一个普遍现象。此外,英语教学通常只涉及跨文化交际中积极的一面,如建立友谊和表达思想,但却忽略了交际中也存在着受到不礼貌或不尊重对待的可能。因此,当外语学习者在遇到这些情况时很可能会产生语用失误,即不知使用何种策略进行应对,这在Spencer-Oatey和Mugford的研究中已经得到充分证实。然而,对外语学习者进行相应的策略培训的研究在国内外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至今仍未付诸实践。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此类策略培训对中国外语学习者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以及影响培训效果的相关因素,以进一步提高其应对跨文化语境下不礼貌言语行为的英语语用能力。   研究者对国内英语学习者应对跨文化语境下不礼貌言语行为的英语语用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过程包括前测、策略输入、后测、测试答案分析以及综合性的阶段性访谈。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的六名来自东南大学英语专业的三年级研究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两个问题:策略培训的有效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测试答案分析以及综合性的阶段性访谈)为主,以定量研究(前测与后测各一次)为辅。   研究结果证明了跨文化交际策略培训的必要性、有效性及在课堂上实施的适用性。此外,研究者发现,受试者应对跨文化语境下不礼貌言语行为的语用能力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学习者的性格(如直接、含蓄等)、性别、生活经验(如对不礼貌现象的熟悉程度)、处世原则(如尊敬长辈、礼让女性等)及冒犯者的性别(特别是女生,她们对陌生男性有一定的畏惧感)等。具体而言,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参试者很可能会保持沉默而不作出任何回应或作出的回应不够恰当:不作回应也不会对自己造成较大的损失,不愿意与不可理喻的人进行争执、以和谐的关系为第一考量(对方是自己的朋友、同学、室友或同桌等,未来必须长期相处,很可能会成为很好的朋友)、跨文化交际中的不礼貌的情景过于复杂、所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   当然,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进行完善。例如,样本量可以作出调整,可以选取更多的受试者参加研究,研究的时间也可以适当增长,从而使研究的成果更加具有说服力。另外,是否应让学生了解英语中不礼貌的典型语言及其使用是一个值得仔细考虑的问题。
其他文献
俄罗斯文学素有描写、颂扬女性的传统,优秀的文学大师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的女性形象,构成了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画廊。拉斯普京继承了这一传统,她笔下的女性形象除了具有
发表于一九六二年的《飞越疯人院》是肯·凯西的首部小说,也是其杰出的代表作。本文试图利用福柯关于疯癫与监狱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小说中疯人院的运行,以此揭示社会的规训本质,并
文中主要研究形成性评价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影响。评价是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习起着同样作用的还有学习策略。研究表明评价对促进
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部在《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教学评价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然而,国内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理论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