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杰出诗人,因一生创作了大量歌颂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的诗歌而被称为“自然诗人”。两百多年来,华兹华斯一直深受世人喜爱,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诗歌中,他描写美丽的田园风景,赞美大自然,并表达了对平静和谐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1922-1985)是二战后英国诗坛上最为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英国1945年以后“非官方桂冠诗人”。拉金一生仅出版了四部诗集,然而就是这四部诗集,奠定了他在诗坛上的位置。作为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诗人,拉金的诗歌涉及生活中的多个主题,自然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
在针对华兹华斯和拉金个人的研究方面,评论界有着丰硕的成果。对于华兹华斯,历代都不乏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他的作品自从问世就受到批评界的关注。拉金作为现代诗人,其诗歌不仅受到大众的欢迎,也吸引了众多评论家。但是,有关华兹华斯和拉金之间的比较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鉴于两位诗人都创作了大量以自然为题的诗歌,本文则试图从这个方面进行尝试,对华兹华斯和拉金的自然观进行比较分析。
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两位诗人的精神困境入手,分析这种困境对他们的创作产生的影响。华兹华斯生活在工业革命冲击英国的时代,历经了重大的社会变革。由于社会制度的尚未完善,当时的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令华兹华斯无比痛心。而拉金则因为自身原因,对死亡有着无法摆脱的恐惧。两位诗人虽然因为不同的原因,但都在人类社会中有无法排遣的痛苦,促使他们向自然寻求精神慰藉。因此,本文第二章就着重分析了自然给两位诗人带来的精神安慰和力量。在第三章中,主要通过对华兹华斯和拉金诗歌的细读,分析和阐述他们各自的自然观。由于两位诗人生活的年代背景不同,他们的自然观也有所差异。
对于华兹华斯来说,自然有着宗教的意义,他像膜拜上帝一样地膜拜自然,并且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而拉金生活在20世纪中期,在这个时期人们已无法像前人一样完全沉浸在宗教信仰中,所以拉金对自热的热爱不再像华兹华斯一样带有宗教意义。虽然拉金也具有欣赏美好自然的敏锐观察力,但于他来说,由于“死亡”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一方面他只能从自然中获得短暂的精神安慰,另一方面又总是会很快回到现实的人类生活和他的精神痛苦中去。所以,在拉金的诗歌中,他总是与自然保持距离,而不像华兹华斯完全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