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中段,黑河流域的中游地带,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河绿洲景观。张掖市农业资源十分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油菜、胡麻等农作物,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著名的西菜东运基地。近年来,由于人口、经济快速增长的压力,水土资源矛盾突出,加上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在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绿洲-荒漠过渡带,出现了诸如土地沙漠化、荒漠化、盐渍化等影响绿洲生态空间稳定性的严重问题。本论文选择张掖绿洲边缘三个典型的绿洲-荒漠过渡带作为试验区,采集土样后,通过实验对7种土壤特性(分别为土壤水分含量、水溶性盐份含量、pH值、机械组成、容重、速效磷含量、水解氮含量)做了分析。首先根据分析得出的土壤特性值,归纳出其空间变异的规律,然后运用变异函数图描述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特性的空间相关性及空间相关距;然后结合试验区的具体情况和土壤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影响土壤空间变异的原因和其与绿洲生态空间稳定性的关系。论文的结构:第一章介绍本研究工作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介绍了研究区的概况及所用的采样和实验方法;第三章是论文的核心,运用直观图示和半变异函数描述两种方法对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的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总结;第四章是论文的又一重点,用地统计学插值方法完成了试验区土壤特性值的表面预测;第五章是论文的最终意义所在,尝试用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规律来理解绿洲生态空间的稳定性;第六章对论文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做了总结。通过研究归纳出了不同采样尺度上(100m、300m和500m)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特性的水平变异规律和垂直变异规律;通过分析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特性变异规律和绿洲生态空间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得出,绿洲-荒漠过渡带上出现退化现象土壤的共同特征是:在1000m的尺度上土壤环境的干旱化;在500-900m的尺度上土壤颗粒的粗粒化;在多尺度(速效磷为230m;水解氮为4000m)上土壤养分贫瘠化。最终目的是通过土壤这个切入点对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荒漠化、沙漠化、盐渍化等问题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有更为深入的认识,从而为保护绿洲生态空间的稳定性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