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词汇是语言的中心,也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对学习者至关重要。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占据重要地位。一般来说,词汇教学的过程分为:呈现、操练和应用。呈现作为学习者学习词汇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在常规教学中,教师会采用图片呈现、词汇表呈现、语篇呈现等。而对于学习者词汇知识掌握水平的测试,就涉及到对于词汇能力的考察。词汇能力是指学习者对于词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可以说,词汇呈现方式和词汇能力作为词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是语言的中心,也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对学习者至关重要。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占据重要地位。一般来说,词汇教学的过程分为:呈现、操练和应用。呈现作为学习者学习词汇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在常规教学中,教师会采用图片呈现、词汇表呈现、语篇呈现等。而对于学习者词汇知识掌握水平的测试,就涉及到对于词汇能力的考察。词汇能力是指学习者对于词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可以说,词汇呈现方式和词汇能力作为词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举足轻重。但是,截至目前,对于如何呈现词汇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词汇能力,尚未达成共识,因而具有讨论意义。本文基于精细加工理论和语境理论,通过实验探究高中阶段英语课堂中不同的词汇呈现方式(词汇表法、例句法和阅读语篇法)对于学习者词汇能力的影响。在本次实验中,受试共42名,将其分为三个小组,每组受试均要以三种呈现方式学习所有的目标词汇。三种呈现方式分别为:词汇表呈现,例句呈现和语篇呈现。为排除干扰因素对实验产生的影响(实验顺序,目标词汇的难度差异和受试个体差异),本文采用3×3拉丁方实验设计。而且,进行即时和延时两次测试。实验的最终结果显示:1)在即时测试中,三种不同的词汇呈现方式对于被试的接受性词汇能力和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2)在延时测试中,三种不同的词汇呈现方式对于被试的接受性词汇能力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三种不同的词汇呈现方式对于被试的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影响差异显著,例句呈现方式对于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影响效果最好,语境呈现次之,且两种呈现方式对于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与增长,企业家精神被越发肯定和关注。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及组织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绩效,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的战略布局与重构。媒体作为当今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公众、机构投资者等提供信息,缓解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在对企业行为进行修正的同时,也为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基于媒体关注,将公司企业
教师的课堂指令语作为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引导学生学习,组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等作用。高质量的教师指令语不仅能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也能为学生的语言输出产生积极影响。作为教师群体中占比较大的新手教师和经验型教师而言,了解自身指令语使用中的问题,对其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初中英语新手教师和经验型教师课堂指令语使用中的差异,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1
汉语趋向补语是汉语语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且蒙古语中没有补语成分,在词汇、语法、语序、语用上和汉语又有着巨大差别,导致蒙古国学生使用趋向补语时出现许多偏误。因此,本文以蒙古国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自然语料和非自然语料进行详细分析,以趋向补语本体研究和汉蒙语言对比为依据,较为全面地分析蒙古国学生在习得趋向补语时出现的偏误类型及原因,结合笔者在蒙古国的实际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巩固形式等方面提出有针
城市社区资源的可接近性研究是新人本主义在城市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质量评价的最终目标。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陆续出现中高收入阶层纷纷逃离中心城区、绿地及公园等“高尚-骄傲序列空间”被封闭化等现象,导致城市富裕阶层与低收入阶层产生空间隔离,进一步加速了富裕阶层对城市资源的掠夺,这使得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社区空间逐渐边缘化、居民幸福感下降,社区生活空间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交流愈加频繁,而纪录片则成为跨文化交流中一个重要媒介,纪录片字幕翻译也因其消除语言障碍的作用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报告以作者对英文纪录片《生铁鲍勃·1938年达尔富拉姆事件》的翻译实践为基础,总结并分析了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字幕类型可分为:画面字幕、同期采访和解说词。根据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不同的文本类型具有不同的文体特征及功能。画面字幕和解说词的主导文
为了推广汉语,中国政府往世界各地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这些汉语教师志愿者大部分为在读研究生或本科生,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生活经验都不够丰富,但是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本文主要对教师会产生哪些情感因素、产生这些情感因素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运用情感因素进行教学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以在泰东北地区任教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统计法对在泰东北地区任教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进行调查,了解在泰
本文选取作者在陕西金周建筑劳动有限公司的口译项目作为实践报告,旨在解决该项目中非英语母语发言人以及建筑领域相关的问题。针对第一次口译任务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应对策略来解决问题。在吉尔口译模型指导下,作者在第二次口译任务中验证了该策略。通过问题分析,发现与英语非母语发言人相关的问题主要为产出不流畅以及信息遗漏。与建筑领域相关的问题为信息不准和信息冗余。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在吉尔口译模型的指导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各种文化都在与其它优秀民族文化紧密的交融中,在时代的发展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的推动下也展开了全面的交流,并且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需要,不仅仅是世界需要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更需要“走出去”,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心理状态、风
越来越多不同母语的人学习汉语,以英语为母语人学习汉语时一定也会遇到问题,在进行汉语篇章学习时,很多问题出现在汉语话题链的衔接上。本文以BCC语料库中的英语母语留学生的作文材料作为语料基础,通过对留学生中介语语篇中的话题链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探讨其在进行汉语话题链组织中出现的偏误,并在此基础上将语料中的话题链进行分类,在不同类别的小句之间寻找规律,探讨高级汉语水平英语母语学习者创作的不同类型汉语话题
教师语言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在二语习得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教师反馈语作为教师话语中重要的一环,不仅是师生互动的工具,还密切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认知和情感发展,对学生起着支架的作用。但在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较少关注反馈语的支架功能。基于此,本文以支架理论为主要依托,同时兼顾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互动理论,主要研究以下两个问题:(1)初中英语新手教师课堂反馈语对学生的语言、情感以及认知发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