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深度伪造技术中的自然人精神性人格权保护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hl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度伪造技术是一种利用深度学习伪造生成图像、音频、视频的内容生成技术。在深度伪造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容易引起关注的是在信息时代借助数字媒体传播所带来的各种风险,但深度伪造技术本身所拥有的应用价值也是不应被忽略的。分析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可能落入的法律的调整范围,将有利于厘清深度伪造技术的自由范围,有助于在立法规制和司法规制过程中获得更清晰的视野。笔者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深度伪造技术中自然人精神性人格权保护的相关问题,以期在面对深度伪造技术法律规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提供对自然人精神性人格权的保护思路,并合理规制深度伪造技术。本文对深度伪造技术中自然人精神性人格权保护的研究是基于张俊浩教授的人格权二分法的分类。通过对深度伪造技术的技术逻辑的梳理,确定了从计算机技术的输入、计算处理、输出三阶段入手,对深度伪造技术各阶段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自然人精神性人格利益加以分析。主要确定了在深度伪造技术的前两个阶段涉及到对自然人生物识别信息的处理,在输出阶段所生成的内容可能涉及到的自然人人格利益有肖像、声音、隐私、名誉等。讨论了深度伪造技术在现行法下的规制问题,讨论了民法典施行后,深度伪造技术所处理的自然人生物识别信息因在司法实践中被确定为私密信息而存在着个人信息保护和隐私权保护的交叉适用情况;在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条款之下,可能存在对深度伪造技术过程中处理加工的生物识别信息、肖像、声音等内容的不同解释;在肖像权的规制范围内,权利人对使用者利用深度伪造技术制作使用其肖像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授权使用者处理其生物识别信息的概括授权;在肖像的合理使用规定下,擅自利用深度伪造技术生成自然人的肖像、声音可能存在未获得自然人对生物识别信息授权而侵害当事人个人信息保护和隐私权的情况;在新的民法典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和深度伪造技术恶意使用的情况下,《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中关于肖像的以营利为目的也亟待修改。因深度伪造技术及与其类似的人工智能技术必然会踏入自然人精神性人格利益的领域,而人作为民事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人格利益作为人之为人的固有利益,对深度伪造技术中涉及到的精神性人格权保护问题进行梳理和讨论,在有利于促进新技术背景下人格权的保护的同时也可以为技术的进步指明方向。在我国的刑法中,也针对严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制定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且在该条文中还列明了非法出售、提供及窃取公民个人信息这几种可能构成该罪名的行为,这也是技术进步需要关注的重要法律风险。同时,本文还从技术开发者、技术使用者和受众平台三个方面浅谈了深度伪造技术的合理规制。明确了技术开发者的中间数据加密责任;不同类型技术使用者的合理使用、获得授权、伪造内容声明责任;信息平台的内容加密和信息素养培育责任。
其他文献
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制定法作为正式的法律渊源是法官判决案件的首要依据。但同时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和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指导性案例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从第一个指导性案例发布之后的十年来,有效促进了法律的统一适用、保障审理和判决的质量、捍卫法律尊严等。同时,鉴于立法者的认知能力有限,加上当前社会环境的瞬息万变,难免会出现一些法律上的漏洞问题,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填补法律缺漏问题的工作进展。在对我国司法的
学位
在当今数字社会不断发展的时代图景下,人脸识别技术正在大规模落地,积极赋能智慧行业中各种复杂场景的多元需求,深度融入并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商业运转等方方面面,悄然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日新月异的科技带来便捷与效率的同时,技术的无休止滥用也造成了较大隐患,这场身份革命的出现为当下的制度规范、社会秩序及个人信息保护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新兴科技的蓬勃发展,要充分发挥法律自身的预测性
学位
进入20世纪以来,伴随着国家任务的日益复杂,行政机关与社会资本广泛开展合作,由此催生了行政协议等新型服务模式,并且逐渐成为行政机关实现行政职能的重要手段。尽管具备协议外观,但行政协议自诞生之日起的价值追求即为实现公共利益,因此即便兼具“行政性”与“协议性”,“行政性”也是其本质属性。据此,为避免行政协议的履行损及公共利益,2014年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赋予行政机关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单方变更行政协议的
学位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个人信息的保护的平衡成为了难题。匿名化制度的出现缓和了这一紧张现象,经过处理后的匿名信息在发挥数据流通效用的同时也防止了个人被识别的风险。但关键问题是,匿名化的处理过程会在何时完成?符合何种要件才会被视为有效匿名化?这就涉及到具体的匿名化认定标准的认定。这一问题的解决是适用匿名化制度的前提要件。为此,本文将分别从我国匿名化标准的现状、匿名化标准的漏洞、域外国家的实践经
学位
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是指,为了避免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受到难以弥补或者不能弥补的侵害,在损害后果产生以前,由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的预防性诉讼,目的在于阻止行政机关极有可能将作出或者已经正在执行的违法行政行为。传统的行政公益诉讼重在事后救济,在损害已经发生之后才介入,而且由于各种程序的履行需要时间,更是造成对公益的迟延保护,使得损害结果持续或者越来越严重。这体现了我国法律体系在权利救济上仍有相应的空缺
学位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本文以下简称“REITs”)是境外一种非常成熟的不动产金融产品。REITs产品非常有利于房地产金融机制的完备与发展,因而具备很大的优点。这一产品不仅仅可以加速资金的流通,帮助房地产行业赋能升级;另一方面,REITs有助于实现投融资模式创新,在获得稳定收益的同时进行风险分散,防范系统化金融风险。发展至今,REITs早已超
学位
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数据聚集效应的影响下,平台逐渐具备双边市场、规模经济、网络效应、动态竞争等特点。面对数字经济的广阔市场,平台企业在历经高速发展竞争形成一定规模后,为占据和巩固市场竞争高地,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二选一”行为便是平台企业典型的竞争手段。随着京东诉天猫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的开展,电商平台“二选一”行为成为讨论焦点。在当前强化平台监管的态势下,运用《反垄断法》对电商平台“二选一”行为进
学位
在行政诉讼中,裁判基准时是法院审查各项要素并据以作出裁判所确定的时点。行政行为作出后,该行为所依据的证据、法律可能发生变化。如果以不同时点的证据或法律依据作为审查依据,可能导致不同的裁判结果。裁判基准时的确定关乎当事人权益保障的彻底性、监督行政的公允性及解决纠纷的实质性,影响行政诉讼目的的实现。因为我国裁判基准时理论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所以相应的裁判基准时制度并不完善,具体体现则为裁判基准时的确定
学位
生态常兴,文明常鸣。随着“生态建设”“环境国家”等新兴环境理念的演进与发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有别于传统行政管制中命令式的僵化规制,赔偿磋商以一种较为柔性的协商方式解决生态环境纠纷,有助于提高环境损害修复效率。但也存在一定问题,磋商制度以行政机关为主体、以平等协商为手段、以维护环境公益为目的,多种行为方式使其呈现出民事、行政多重属性,模糊了其根本性质。法律性质的混乱使得具体
学位
公民概念在我国历史宪法文本中有多种词语为表现形式,如“公民”、“国民”、“人民”等。将这些词语均纳入到考察范围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公民概念在我国的起源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并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期,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将我国宪法中公民概念的发展史与特定时期的社会结构和对应的宪法功能结合起来可以分析出公民的三个属性。第一,公民的政治属性。传统中国社会面临着规模与治理技术不匹配的难题,清末在应对外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