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以字体结构和章法为例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最初作为记录文字的实用工具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一种极具形式美感和意蕴内涵的艺术。书法的艺术特性主要体现在汉字笔画的结构以及线条布局的章法,从书法的结构和章法入手进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深刻的分析书法艺术的精髓所在,对于服装艺术而言,结构同样是影响其艺术形态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书法相关的文献研究,分析了不同的字体形态下以及不同书法家创作的书法作品所具有的结构和章法特征,结合与服装艺术的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了书法艺术的结构和韵律在服装设计中进行运用的可能性。结合八大山人书法作品中对笔画、线条、笔势、气韵的结构表现,以及山本耀司服装作品中东方美学与服装结构结合的表现形式,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分析书法结构与服装结构之间的共通之处,从设计美学以及平面、空间构成的角度将书法结构转变为符合服装语言的表现形式:将书法的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的形态特征和服装的肩、领、袖、腰等局部结构设计进行结合,从汉字的轮廓造型中发现能够应用到服装廓形中的形式美感,把书法字体中的对比、呼应、虚实、开合等结构关系和气韵节奏运用到服装设计中,用服装的结构语言来展现一种富有东方美学意蕴的服饰风格。除此之外,从美学与东方哲学的角度进一步论述了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们进行书法艺术和服装艺术的结合提供了更多的思维和启示。书法艺术与服装设计的结合不仅是为我们进行设计以及艺术创作提供灵感,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用现代的、创新的方式对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的继承与发扬创造一种符合当代潮流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新形态,在突破原有艺术形式局限性的同时不能忽略了其真正核心的艺术价值和民族底蕴,真正实现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创新性、多样性、可持续性发展和传承。
其他文献
电解水制氢技术是目前可持续、清洁制氢的关键技术。然而由于成本消耗过高,工业上利用该技术制备的氢气份额只占到氢气总产量的4%。电解水制氢技术中成本消耗来源之一是电解水的两个半反应—产氢和产氧反应;而向电解水体系中引入催化材料可以改变相关反应能垒,进而有效降低反应过电势,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目前,催化电解水产氢及产氧反应活性最高的材料均为贵金属材料,分别为铂基催化剂及铱、钌基催化剂,然而贵金属材料的极低
以可再生能源作为电驱动将CO2电化学还原(CO2RR)为低碳燃料或者其他化学物质,不仅可以降低大气中CO2的浓度,还能缓解能源短缺的问题。由于CO2具有较强的热力学稳定性,一般需要使用催化剂才能将其活化利用,因此寻找高效的CO2电还原催化剂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科研人员在此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优秀成果。然而,目前已报道的CO2电还原催化剂,绝大部分是粉末化结构,需要使用
近年来,由于圆偏振发光(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CPL)材料在光学数据存储,光学成像,手性传感,3D显示器及光电子器件中背光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在开发CPL材料时,关键问题是要获得高的发光不对称因子(glum)。本文合理设计了两种放大glum值的方法:等离子体放大圆偏振发光和等离子体放大上转换圆偏振发光。通过动态光散射(DLS)研究了样
为了适应人类的发展需求,大量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被过度开发利用,导致了大气中CO2含量持续攀升,这不仅引起了全球能源危机,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发展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技术是应对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策略。其中,电催化还原CO2技术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将CO2还原为燃料和增值化学品,是最具有前景的方法,而在这一催化过程中,电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是重中之重。但如今CO2还原电催化剂仍存在许多问题
随着全球化石燃料消耗的急剧增加,能源危机和气候问题日益严峻。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CO2RR)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CO2RR不仅可以实现CO2的固定减排,还可以将其转化成HCOOH、CO、CH3OH等高经济价值产物。但目前该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反应电势偏大、电流利用率较低及催化选择性较差等。因此,研发具有高催化活性、较好选择性和稳定性的新型催化剂,是实现CO2RR应用的关键。近年来,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淡水环境恶化,废水污染问题成为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威胁。其中染料废水的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在诸多废水处理方法中,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催化氧化不失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方法。但生物酶HRP仍然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易失活、价格高、制备纯化困难且不易回收,这些都限制了生物酶在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Fe3O4纳米颗粒被我国科学家阎锡蕴院士发现具有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开启了纳米酶
刺激响应材料定义为对外部刺激(例如p H,蒸汽,温度,力,电,光等)表现出物理或化学响应的材料,其中受到外部刺激产生光学信号的材料不仅易于识别、检测而且成本低廉,是一类较为常见的智能材料。本论文主要以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分子四苯基乙烯、氰基二苯乙烯为基本骨架,进行修饰得到具有多刺激响应的分子。第一部分:对四苯基乙烯骨架化学修饰制备了具有多
经过亿万年的进化,蛋白质形成了精密的空间结构,保证其在生理条件下行使各种生物功能。但在体外环境下,蛋白质或生物酶的生物活性快速衰减,导致生物利用率过低,严重限制了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目前,使用小分子或高分子添加剂是提高体外蛋白质稳定性的有效策略之一,添加剂抑制了蛋白质的非特异性聚集及空间结构的热涨落,从而延长蛋白质维持活性状态的时间。在微观层次,添加剂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物理图像仍然不够清晰。为了捕
miRNA是一类约20-24个核苷酸长度的内源单链非编码RNA分子,通过负调控基因的表达对细胞增殖分化、个体生长发育和抵御逆境胁迫等生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植物miRNA主要通过m RNA剪切和翻译抑制调控靶基因表达,m RNA剪切后被降解,其蛋白水平也下降,而翻译抑制仅对蛋白水平有影响。有关影响植物miRNA选择m RNA剪切和翻译抑制这两种作用方式的因素仍未可知,已有文献报道早期认为的miRNA
江门中微子实验(Jiangmen Underground Neutrino Observatory,JUNO)是继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后对中微子进行进一步探测的大型实验,通过探测中微子的能量谱,从而对中微子的质量顺序以及中微子的振荡参数进行精准测量,这对研究粒子的构成和宇宙的起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JUNO核心部分是中心探测器(简称JUNO-CD),中微子通过与JUNO-CD中的液体闪烁体(置于内径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