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心绞痛活血解毒干预及稳定心绞痛终点事件分析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uto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依托973课题“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瘀毒’病因学的系统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解毒活血法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研究”,对活血解毒法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部分炎症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评价活血解毒法在不稳定斑块破裂导致的不稳定心绞痛中的临床价值,为活血解毒法干预不稳定心绞痛及“瘀毒”理论的相关研究提供临床证据。另对随访半年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发生终点事件者做出综合分析,以期寻找导致事件可能的危险因素,为“瘀毒致血栓性疾病”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形成提供一些参考。   方法:在课题组合作医院安贞医院和同仁医院共选择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5例,随机分为活血解毒组和活血组两组,两组患者的西医常规治疗在按照治疗冠心病相关建议和指南进行,保持不同组别西医干预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加以活血解毒药物(芎芍胶囊2#/次,tid;黄连胶囊6#/次,tid)和活血化瘀药物(芎芍胶囊2#/次,tid)进行干预治疗,2周为一疗程(患者16天内间断或连续服药14±2天)。观察炎症因子、血脂、血瘀证计分、中医症状计分、心绞痛计分等相关疗效指标的变化,对活血解毒法干预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作用进行研究。   对25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访半年,将发生终点事件的10例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其一般资料特点、心血管危险因素、服药情况、中医证型、血瘀证计分、中医症状计分、发病因为、主要检测指标,并对发生一级终点事件的患者与二级终点事件患者进行综合对比。   结果:1.不稳定心绞痛活血解毒干预的研究结果显示:(1)活血组治疗后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活血解毒组治疗后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活血解毒组优于活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的心绞痛计分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血解毒组改善心绞痛症状优于活血组,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5);(3)两组的TC、LDL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HDL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两组的血瘀证计分、中医症状计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前后血瘀证计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症状计分治疗前后活血解毒组降低水平多于活血组,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   2.稳定型心绞痛的终点事件分析结果显示:(1)这10例发生近期终点事件的患者中男性为主,占6例,年龄≥65者为主,占7例,体重指数为超重4例;平时工作劳累、压力大者6例,性格急躁者8例,喜食咸食者6例,喜食甜食者6例及喜食肉食和油腻食品者5例,喜食辛辣食物者4例,睡眠差者有3例;有吸烟史者4例,目前仍吸烟>10支/d者1例;有高血压病史者10例,达到高血压3级者8例,平时血压不达标者4例;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者5例,有高脂血症者9例,有周围血管动脉硬化者4例,有陈旧心梗病史者5例,有其他病史者7例;冠脉血运重建史10例;冠心病早发家族史者5例;有室壁肥厚者2例,有心功能不全NYHA分级/>2级者7例;冠脉造影结果,冠脉病变支数≥2支者8例,支架总长度≥26(中位数)者6例。2)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者8例,氯吡格雷者7例,硝酸酯类者6例,β受体阻滞剂者8例,钙离子拮抗剂者5例,ACEI/ARB者7例,他汀类药物10例,加服中药者6例;(3)证型为气虚型者10例,血瘀型者8例,痰浊型者6例,阴虚型者2例,阳虚型者1例,气滞型者1例;(4)患者入组时的血瘀证计分≥14(中位数)者7例,中医症状计分≥10(中位数)者6例;(5)发病无明显诱因者8例,因受寒者1例,劳累者1例;(6)ALT、LY%、LDL、HDL、TC、Cr水平与发病天数的长短呈负相关;而NE%、RBC、G1u、Hs—CRP水平与发病天数的长短呈正相关,然而这些指标均非显著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比较患者入组时与发生终点事件时的检测指标水平,发现Hs—CRP的差别有统计意义;(7)发生一级终点事件患者与其他二级终点事件患者相比,具备的危险因素有男性、平时工作劳累且压力大、睡眠差、喜咸食、有长期吸烟史、目前吸烟>10支/d、有高血压病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患者入组时的血瘀证计分:24;中医症状计分:12;血糖和ALT水平超过正常值范围。   结论:1.活血组与活血解毒组药物均可以改善心绞痛程度及胸闷、胸痛、血瘀证症状等,并显著降低患者血TC、LDL、Hs—CRP水平。与活血组比较,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解毒中药可显著降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Hs—CRP水平。心绞痛计分和中医症状计分水平可能可以作为Hs—CRP的辅助指标综合评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药物的临床疗效。   2.发生近期终点事件的患者中男性居多,年龄多在65岁以上,体重指数超标;均有高血压病史且多为高血压3级,某些患者平时血压控制不达标;多数患者具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高脂血症、周围血管动脉硬化及陈旧心梗病史;生活习惯方面多数患者生活劳累、工作压力大、性格急躁、喜食咸食、甜食及及比较油腻的食品;从心血管事件发生常见的危险因素来看,这些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多有男性、陈旧心梗病史、冠脉血运重建史、心功能不全史、外周血管病史、2型糖尿病、超重、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这几项,临证中应给予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更高关注;多数患者服用不同种类的二级预防药物:部分患者加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证型多见气虚、血瘀、痰浊;大多数患者的血瘀证计分和中医症状计分都居于较高水平;发病大多无诱发因素;NE%、RBC等水平较高的患者发生近期终点事件的危险性可能性小,ALT、LY%、LDL、TC、Cr水平较高的患者发生近期终点事件的危险性可能性大;Hs—CRP水平在发生终点事件时升高明显;发生一级终点事件的患者具有工作压力大、睡眠差、喜咸食、有长期吸烟史、目前吸烟>10支/d、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这几项危险因素,证型为气虚血瘀型,其入组时的血瘀证症状和胸闷、胸痛等中医症状较重。
其他文献
过去,我国的传统教育,整体上脱离实际。从教材到教学,从教师到学生,应用意识比较薄弱。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一般在学校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在社会上却没有什么作为。新课程下的数学教材(试验本)从知识的引入,知识的应用及数学语言到普通语言的转化几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点改革,对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有力的推动。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注意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引入  心理学的研究表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函数模型y=x+a/x(a≠0)是高考中的常考知识点,所以对该函数模型性质研究是具有必要性的.本文从a0两个方面来探讨该数学函数模型共同的性质和不同的性
摘 要: 只要有兴趣,就能学好数学。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而创新需要兴趣来维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作者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浅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 学习兴趣 创新 课堂 情境 方法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身心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往往有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原因是像一艘航空母舰,要能够远航需要充足的动力动力,所以要实现新课程理念,达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必须具有主动性这个永恒的动力。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多数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本文从培养兴趣、高效课堂、良好习惯和融洽情感方面对培养高中生
教育是点化和润泽生命,为生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创造条件。数学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应该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基点,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生命化的数学课堂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以师生平等的交往为本质特征,以充分释放生命的活力为手段,通过语言、问题、活动等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知识互动,使每个学生沉浸在充满民主、充满和谐、充满智慧、充满创造的氛围中,从而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
摘 要: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已经逐步脱离了一言堂,走向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教材内容的设计有四大板块,它贯穿于教材始终,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实践。所以面临课改的春潮,广大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关键词: 新课改 数学教学 学生    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犹如一声春雷,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
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以大脑潜能的开发利用为基础,通过多种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观察和思考环境,让学生自主、自觉地探索知识,进一步完善思维体系,促进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趣味当头,激发学生创造动机  兴趣是促进学生不断追求和探索知识的重要动力,是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的关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提升教学效率,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