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以大脑潜能的开发利用为基础,通过多种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观察和思考环境,让学生自主、自觉地探索知识,进一步完善思维体系,促进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趣味当头,激发学生创造动机
兴趣是促进学生不断追求和探索知识的重要动力,是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的关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提升教学效率,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呈现出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更容易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储备知识。
例如,在教学《手形的联想》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规范一言一行,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对学生的正面影响。其次,教师要熟悉教材,明确教学任务,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并对教学内容及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在循序渐进之中激发学生的热情,化被动为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次,教师需要丰富教学形式,比如上该课时,可以用手模拟大雁的样子,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纷纷跟着教师比出相应手形,课堂氛围融洽。教师因势利导,问:“谁能用手模拟出其他小动物呢?可不可以给我们演示一下?”于是,在好胜心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们跃跃欲试。教师打开投影仪,学生们变换手形,模拟出的动物形象不断呈现在投影仪上,趣味盎然。接着,教师可以播放音乐,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模拟动物演绎相应的情景剧。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课堂氛围热烈、活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同时也让学生发挥了想象,唤起学生强烈的创造动机。
二、放飞想象,开掘学生创造潜能
想象是一种思维创新能力,对于美术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是学生进行艺术创造的源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展开想象,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给学生轻松、愉悦、自由之感,减少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天性,在想象中自由地创造,在创造之中成长。
以创造画《美丽的天空》的教学为例,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创造良好的想象环境,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儿歌《闪闪的星星》导入课堂,让学生在赏析音乐的过程中想象星空美景,并想象色彩、季节和天气变化给星空带来的不同景观。音乐播放结束之后,教师问:“在你们的心中,天空是什么颜色呢?请大家用手里的彩色卡纸将天空的颜色标示出来。”于是学生们纷纷张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天空的颜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不要受到固有认知的局限。于是,有的说天是蓝色的、云是橙色的,有的说天是灰色的、云是红色的,有的说天是黄色的、云是紫色的,等等。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断发散,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学生课堂参与度也大大提升。接着,教师继续问:“天空中除了白云,还会有什么呢?”学生继续开动脑筋思考,太阳、云朵、飞机等都成为学生口中的答案。教师并不给出固定的答案,而是向学生展示著名绘画大师们的作品,启发学生思考。随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艺术创作,画出自己想象的天空景象,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制作材料,通过剪、撕、贴的方法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天空。
三、鼓励求异,发展学生创造能力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桎梏,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引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主要辅助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并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完成对固有知识体系的完善、优化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以《画太阳》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猜谜语导入课堂:“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猜一物。”学生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踊跃参与到猜谜语之中。在根据谜语猜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了太阳的特征,形成了对太阳的拟人化认识。继而,教师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画出自己脑海中的太阳,绘画完成后在课堂上展示。于是学生纷纷开动脑筋,不再局限于平时看到的太阳的形象,而是发挥想象,创造出一个个生动可爱、色彩大胆的“我心中的太阳”,充分满足了创作欲望和表达欲望,让创造潜能在构图和填色过程中得到充分调动和激发。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绘画,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艺术,并通过相应的绘画训练,培養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认知自我、展现自我和超越自我之中,促进自身潜能的有效挖掘和发挥,从而更好地成长。(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万永勇
一、趣味当头,激发学生创造动机
兴趣是促进学生不断追求和探索知识的重要动力,是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的关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提升教学效率,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呈现出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更容易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储备知识。
例如,在教学《手形的联想》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规范一言一行,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对学生的正面影响。其次,教师要熟悉教材,明确教学任务,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并对教学内容及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在循序渐进之中激发学生的热情,化被动为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次,教师需要丰富教学形式,比如上该课时,可以用手模拟大雁的样子,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纷纷跟着教师比出相应手形,课堂氛围融洽。教师因势利导,问:“谁能用手模拟出其他小动物呢?可不可以给我们演示一下?”于是,在好胜心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们跃跃欲试。教师打开投影仪,学生们变换手形,模拟出的动物形象不断呈现在投影仪上,趣味盎然。接着,教师可以播放音乐,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模拟动物演绎相应的情景剧。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课堂氛围热烈、活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同时也让学生发挥了想象,唤起学生强烈的创造动机。
二、放飞想象,开掘学生创造潜能
想象是一种思维创新能力,对于美术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是学生进行艺术创造的源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展开想象,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给学生轻松、愉悦、自由之感,减少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天性,在想象中自由地创造,在创造之中成长。
以创造画《美丽的天空》的教学为例,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创造良好的想象环境,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儿歌《闪闪的星星》导入课堂,让学生在赏析音乐的过程中想象星空美景,并想象色彩、季节和天气变化给星空带来的不同景观。音乐播放结束之后,教师问:“在你们的心中,天空是什么颜色呢?请大家用手里的彩色卡纸将天空的颜色标示出来。”于是学生们纷纷张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天空的颜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不要受到固有认知的局限。于是,有的说天是蓝色的、云是橙色的,有的说天是灰色的、云是红色的,有的说天是黄色的、云是紫色的,等等。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断发散,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学生课堂参与度也大大提升。接着,教师继续问:“天空中除了白云,还会有什么呢?”学生继续开动脑筋思考,太阳、云朵、飞机等都成为学生口中的答案。教师并不给出固定的答案,而是向学生展示著名绘画大师们的作品,启发学生思考。随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艺术创作,画出自己想象的天空景象,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制作材料,通过剪、撕、贴的方法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天空。
三、鼓励求异,发展学生创造能力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桎梏,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引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主要辅助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并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完成对固有知识体系的完善、优化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以《画太阳》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猜谜语导入课堂:“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猜一物。”学生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踊跃参与到猜谜语之中。在根据谜语猜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了太阳的特征,形成了对太阳的拟人化认识。继而,教师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画出自己脑海中的太阳,绘画完成后在课堂上展示。于是学生纷纷开动脑筋,不再局限于平时看到的太阳的形象,而是发挥想象,创造出一个个生动可爱、色彩大胆的“我心中的太阳”,充分满足了创作欲望和表达欲望,让创造潜能在构图和填色过程中得到充分调动和激发。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绘画,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艺术,并通过相应的绘画训练,培養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认知自我、展现自我和超越自我之中,促进自身潜能的有效挖掘和发挥,从而更好地成长。(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万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