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行为的多模态神经基础与神经调控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ar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拖延(procrastination)是人类目前较为流行的行为问题之一。拖延通常被界定为,尽管提前预见到拖延会导致不利后果,但仍然自愿推迟(postpone)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任务的行为(Steel,2007)。拖延行为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并在个体身上表现为一种稳定的特质倾向(Steel,2007;Steel&Ferrari,2013)。严重的拖延行为不仅会导致人们更差的学业、工作表现以及更低社会经济地位,甚至还会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Rozental&Carlbring,2014)。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15-20%的成年个体存在慢性拖延(chronic procrastination);而在学生群体中,超过70%的学生承认自己曾经存在学业拖延行为,甚至部分学生出现了持续性、问题性的拖延行为(Day,Mensink,&O’Sullivan,2000;Steel,2007)。随着工业化时代的竞争不断加剧,任务的时间要求不断提升,拖延行为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了不断上升的趋势(Rozental&Carlbring,2014)。因此,探明拖延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及其认知神经基础,开发有效的拖延干预方案(包括心理训练和神经调控),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已有研究从行为角度探索了拖延的认知机制(如时间动机理论、情绪修复理论及时间决策理论等)及影响因素(如特质性因素与能力性因素等),并从神经基础的视角揭示了部分脑区的神经结构或神经功能异常与拖延行为的显著关联(如参与自我控制的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前扣带回;参与情绪编码调控的眶额叶;参与预期想象与预期情绪的腹内侧前额叶及海马(Chen,Liu,Zhang,&Feng,2020;Hu,Liu,Guo,&Feng,2018)。然而,先前研究大多从单个心理变量或有限的几个心理成分出发来考察拖延行为的认知机制及影响因素,缺乏从多变量分析视角来对拖延行为的核心心理成分进行全面无偏的描述。其次,先前研究很少从神经多模态组学的角度来系统地考察拖延行为的神经基础。更重要的是,多模态神经连接组学(neural connectome)和计算神经科学(neurocomputational science)技术能够为系统性地揭示个体行为提供更稳健(robust)的神经标记物(biomarkers),进而更好地解释拖延行为产生的神经基础。再次,尽管拖延行为具有稳定的神经基础,但先前研究仍缺乏对拖延行为个体建立准确预测的神经预测模型。最后,在目前拖延研究领域内,尚无研究者提供有效的神经调控方案来干预个体的拖延行为。因此,为揭示拖延行为的核心心理成分及多模态神经基础并实现对拖延行为问题个体有效的神经预测与神经调控,本研究从拖延行为的心理成分(描述)、多模态神经基础(解释)、神经预测模型(预测)及神经调控(干预)四个层次来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性地研究。首先,研究1从拖延的行为学理论出发,基于自由模型驱动(model-free)的拓扑图论网络算法(graph-theoretical model),通过考察拖延关联的心理变量的网络拓扑结构来揭示拖延行为产生的核心心理成分。其次,研究2基于神经连接组学和计算神经科学来揭示拖延行为的多模态神经基础。具体而言,研究2主要(1)从神经灰质结构形态学(GM morphological dynamics)角度探测拖延行为的神经基础;(2)从神经白质纤维结构连接(WM fiber connection)模式角度探究拖延行为的神经基础;(3)从大尺度固有功能网络(intrinsic large-scale brain functional networks)的效用连接(effective connections)及去卷积的神经动力学(de-convolution neural dynamics)连接模式角度探究拖延行为的神经功能基础。再次,基于上述拖延行为的神经结构基础和神经功能基础,研究3旨在建立一个融合多模态的神经特征模型试图对拖延行为问题个体进行准确预测。因此,研究3基于分层机器学习模型(hierarchical machine learning,HML),采用多变量融合神经特征训练识别模型(hybrid brain model)来鉴别病理性(或者问题性)拖延行为个体(procrastinators)。最后,为了探究神经调控是否能够有效对拖延行为进行干预,研究4基于双盲随机组-控制组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采用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igh-definition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HD-t DCS)技术对左侧背外侧前额叶进行重复性(multiple sessions)神经刺激训练,考察神经调控对个体拖延意愿及实际拖延行为的干预效果,并验证领域内拖延决策理论的核心假设。研究1为全面无偏地描述拖延行为产生的核心心理成分,基于已有理论研究证据(Steel,2007;Sirois&Pychyl,2013),在实验1中采用标准化行为量表对436名被试进行施测,包含拖延直接测量类(如一般拖延量表、Tuckman拖延问卷等)、拖延行为相关测量类(如自我控制量表、成就动机问卷等)及人口统计学类等共计47个行为测量工具。为确定入组测量内容是否具有理论合理性——即拖延相关测量变量(如自我控制和成就动机)是否能够解释拖延行为,研究1首先采用受限探索性典型相关分析(exploratory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ECCA),计算两数据集间(拖延相关变量特征集U及拖延行为特征集V)的相关性。接着,为避免维数灾难和过度拟合(dimensionality curese and overfitting),研究1采用了低方差滤波法(Low Variance Filter,LVF),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及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降维。最后,研究1将降维后的行为变量作为图论模型的节点(node),以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为图论模型的边(edge)构建加权无向(weighted-indirected)拖延行为网络,并通过Newman算法对重构的拖延行为网络进行社区检测(community detection)。结果发现:(1)ECCA中共存在6对典型性变量相关,且ECCA1显示了拖延相关变量集与拖延特征集的高度正相关关系(r=0.903,p<.001);(2)拖延行为网络存在显著的模块化社群拓扑特性(γ=1.00,Q=3.703,p<.001),主要表现为两个模块(modules):模块1主要包括自我控制、冲动性、感觉寻求、行动控制等行为变量;模块2主要包括成就动机、负性消极优势、负性情绪、抑郁情绪等行为变量。这些结果说明,研究1构建的拖延行为网络具有一定的理论合理性,而拖延行为产生的核心成分可能主要涉及自我控制和动机情绪两方面。研究2旨在揭示拖延行为的多模态神经基础。随着神经连接组学及神经计算科学的进步,拖延行为的神经基础也在由单模态向多模态框架发展。因此,研究2将分别考察拖延行为的灰质神经结构基础(实验2)、白质神经结构连接基础(实验3)及固有大尺度神经功能网络连接基础(实验4)来揭示拖延行为的多模态神经特征。实验2在三个独立样本的基础上(样本1:242人,样本2:215人,样本3:215人),以数据驱动为主,通过行为-脑关联(behavioral-brain configuration)(样本1)、脑-行为关联(brain-behavioral reconfiguration)(样本2)及预测性验证(predictive validation)(样本3)探明并验证拖延行为与脑灰质体积等脑结构形态学指标的关系。结果发现:(1)拖延行为与左侧脑岛(left insula)、左侧前扣带回(left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L.ACC)及右侧旁海马(right parahippocampus cortex,R.PHC)的灰质体积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左侧背外侧前额叶(L.DLPFC)的灰质体积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拖延行为与左侧前扣带回、右侧腹内侧前额叶(vm PFC)的灰质密度及双侧眶额叶(OFC)的皮层厚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上述结果均在独立样本上得到复现;(4)OLS回归、贝叶斯回归及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结果均显示,上述脑区能够在独立样本上准确预测拖延行为水平。基于研究1的理论证据,实验2首次提出解释拖延行为的神经理论模型,即拖延的三重神经灰质网络模型(triple brain network model of procrastination):以背外侧前额叶和前扣带回为核心节点的自我控制网络(self-control network),以脑岛和眶额叶为核心节点的情绪调节网络(emotional regulation network),和以旁海马和腹内侧前额叶为核心节点预期想象网络(episodic thinking network)的神经灰质结构异常可能是拖延产生的神经结构基础。为进一步探索拖延行为的大脑白质纤维结构连接基础,实验3同样采用了三个独立样本(样本1:314人,样本2:142人,样本3:400人),基于弥散张量模型追踪白质纤维连接束,以探索并验证白质微结构(microstructure)及白质连接网络与拖延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左侧顶下回-左侧脑岛的白质连接完整性及左侧额上回-左侧尾状核(caudate)白质连接的完整性与拖延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边缘网络(limbic network)的白质连接网络完整性与拖延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3)上述结果均在独立样本中得到了复现(replication)和泛化(generalizability)。由此可见,参与自我控制的神经网络和参与奖赏加工或价值表征的神经网络的结构连接异常可能是拖延行为产生的白质结构基础,对奖赏加工或价值表征的自上而下的控制调节减弱可能导致了拖延行为的产生。为进一步揭示拖延行为的神经功能基础,实验4分别通过基于BOLD水平的多态格兰杰效用连接(multi-states Granger effective connectivity)分析(实验4a)及基于神经元动力学水平的盲源反卷积与偏条件化格兰杰因果联合分析(实验4b),考察拖延行为的脑功能网络连接机制。实验4a同样采用了两个独立样本对结果进行交叉验证(样本1:108人,样本2:46人):首先,基于实验2、3的结果,以假设驱动为主,实验4a选定参与自我控制的扣带控制网络(cingulum-control network,CON)、参与情绪情感的突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SAN)及参与奖赏加工、价值表征的皮层下网络(subcortical network,SCN)为感兴趣网络,并遍历构建了6条可能的格兰杰因果静态、动态效用连接,以考察这些连接与拖延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扣带控制网络向突显网络及皮层下网络的静态有向效用连接与拖延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些结果揭示了拖延行为的神经功能网络连接基础,证明了自上而下的(top-bottom)自我控制对情绪调节和奖赏加工/价值表征的调控失败可能会导致拖延行为。为获得更稳健的结果并进一步证明上述推论,实验4b首先采用盲源反卷积与偏条件化格兰杰因果联合分析,在更精细的信号水平上估计功能神经网络效用连接状态;接着,利用线性稳健回归模型(linear robust regression model)和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扣带控制网络对突显网络及皮层下网络的效用连接调节拖延行为的具体机制。结果发现:(1)在神经元动力学信号水平上,扣带控制网络向突显网络及皮层下网络的有向效用连接与拖延行为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自我控制和情绪状态分别中介了扣带控制网络对突显网络及皮层下网络的效用功能连接与拖延行为的关系;(3)自我控制中介路径的效应量显著大于正性情绪状态的中介路径的效应量。这些结果提供了更稳健的证据证实了拖延是由参与自我控制和参与情绪的两条独立神经环路所影响,验证了拖延行为的神经功能网络连接基础。总之,研究2提出了首个拖延行为的神经理论模型,并证实了拖延行为可能是由参与自我控制和情绪调节的两条神经结构及功能环路异常所引起,因而系统性地揭示了拖延行为的多模态神经基础。研究3旨在利用拖延行为的多模态神经特征信息实现对问题性拖延行为个体的准确鉴别。具体来说,研究3在实验5中首先构建了2(structural features,functional features)×2(static functional entities,dynamic functional entities)×2(local functional properties,global functional properties)的多模态混合脑特征模型(hybrid brain model),包含脑结构灰质体积(grey matter volume,GMV)特征、脑结构白质水分子弥散各项异性(white matter fiber fractional anisotropy)特征、静态的脑功能局部与全局特征及动态的脑功能局部与全局特征。接着,实验5基于联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多核(Multiple Kernel)层级机器学习算法,对问题性拖延行为个体进行分类预测(classification)。最后,为提升模型的可解释性,实验5进一步采用多变量典型性相关性分析及联合独立成分分析(m CCA+j ICA)估计融合脑特征模型的加权特征成分。结果发现:(1)融合神经多模态特征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问题性拖延行为个体,分类准确率为87.04%(敏感度=86.42%,特异性=85.19%);(2)扣带控制网络、突显网络、皮层下网络的联合多模态独立成分及海马的结构-功能-状态融合协变是鉴别问题性拖延行为个体的显著高权重特征。因此,研究3提供了首个神经预测模型实现了对问题性拖延个体的准确鉴别,并且发现参与自我控制、情绪调节、奖赏加工和预期想象的神经网络异常是问题性拖延行为产生的核心神经基础,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的神经理论模型。研究4旨在考察能否通过神经调控技术对拖延行为问题进行有效干预,并提实验证据来验证拖延的时间决策模型的重要假设(Zhang et al.,2019)。因此,研究4在实验6中利用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HD-t DCS)对具有拖延行为问题的个体进行神经调控训练。具体来说,研究4采用随机组-控制组、前测-后测(randomized-control test,RCT)的双盲实验设计,对实验组被试的左侧背外侧前额叶进行间隔7次(共计14天)重复的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训练,并对控制组被试进行伪刺激(sham)对照。实验因变量为通过经验采样法(experience-sampling method,ESM)采集到的被试在真实生活中完成真实任务时的执行意愿得分和实际任务完成率。为验证该神经调控的长时程远迁移效应(long-term retention),研究4进行了纵向追踪,在神经调控训练结束的6个月后再一次对所有被试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实验组被试在神经调控后的任务执行意愿显著上升,实际任务完成率显著提升,而在控制组中,刺激训练前后没有发现显著差异;(2)在神经调控训练之后,实验组被试表现出任务厌恶程度显著下降,对于任务完成后的结果价值的评估显著上升,而未在控制组中发现这些变化;(3)半贝叶斯因果中介模型(causal mediation model)结果显示,只有任务结果价值的提升能够分别中介神经调控增强被试执行意愿及降低被试实际拖延率的效应;(4)相比神经调控前,实验组被试的任务完成率在神经调控训练结束的6个月后仍保持一定的改善效应。总之,这些结果说明:对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的神经调控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个体的拖延意愿和实际的拖延行为,其作用机制为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可以提升任务结果价值进而降低个体的拖延行为。总之,为揭示拖延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多模态神经基础,并实现有效的神经预测与调控,本研究从拖延行为的心理成分描述、多模态神经基础解释、融合模态神经模型预测及神经调控干预四个层次出发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拖延行为的核心心理成分可能主要涉及自我控制和情绪动机这两个方面;(2)拖延行为存在复杂的多模态神经基础,主要涉及以背外侧前额叶为核心的自我控制网络、以眶额叶为核心的情绪调节网络、以海马为核心的预期想象网络及以尾状核为核心的奖赏加工网络等多个神经网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且参与自上而下的自我控制及情绪调控的神经环路异常可能是拖延产生的核心神经基础;(3)融合多模态神经特征的神经预测模型能够实现对问题性拖延行为个体的较准确的鉴别;(4)对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的神经调控训练能够有效降低个体的拖延意愿及实际拖延行为,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神经调控提升个体的任务结果价值来降低拖延行为的。因此,本研究全面地刻画了拖延行为构成的心理成分,并基于此,首次提出了拖延行为的三重神经网络理论模型,这丰富了拖延行为的认知神经理论基础。其次,本研究基于前沿的(state-of-the-art)神经科学研究方法及神经调控技术,提供了更稳健和可靠的神经证据(neural evidence)支持了拖延的时间决策理论模型(Temporal decision model,TDM)。再次,本研究建立了首个神经预测模型对问题性拖延行为个体进行准确鉴别,克服了传统的自我报告式(self-report)量表测量的局限性,并为识别和诊断个体拖延行为障碍的亚临床(pre-clinical)症状提供了潜在工具。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有效且长效的的神经调控方案来干预拖延行为,为将来控制和治疗拖延行为障碍提供了潜在的途径。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性地研究了拖延行为的核心心理成分和多模态神经基础,为先前的理论模型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并据此提出了首个拖延的神经网络理论模型,对于解释拖延产生的认知神经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本研究通过神经预测与神经调控技术实现了对个体问题性拖延行为进行较为准确鉴别和有效干预,对诊断和治疗个体的拖延行为障碍具有直接的临床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临床上食管癌晚期病人治疗方案的选择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常用的化疗手段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又会带来全身毒副作用,且对吞咽困难症状缓解甚微。而可以用于打开腔道狭窄的食管支架却只能姑息性治疗食管癌,并不能杀死肿瘤细胞。为了“取长补短”地结合支架与化疗,我们设计制备了抗肿瘤药物/食管支架组合体,既能快速打开恶性腔道狭窄,又能给予局部化疗,低毒、高效地杀死肿瘤细胞。首先利用乙烯-醋酸乙烯高聚物(EVA)作
学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的远景目标之一。2020年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乡村振兴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新中国贫困治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1)后小康社会,如何走好扶贫开发之路,巩固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是中国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
学位
自我概念清晰性(self-concept clarity)是指自我概念的内容被清晰和自信定义的程度,反映了个体自我概念的内部一致性及确定性,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根据自我一致性理论和自我差异理论,个体保持一个连贯一致的自我概念和身份,对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测量指标,指个体根据自身确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性评价,包
学位
时距知觉与很多认知活动密切相关,其中毫秒到秒的时距感知对个体的运动控制、语言加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时距知觉机制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不同于视觉、听觉等感知觉,时距知觉没有一个专门加工的感受器官,这为时距知觉的机制探讨增加了难度。值得庆幸的是,被称为“心理物理学家的微电极”的感知适应技术,为探索感知觉的神经机制提供了一种无创性的方法。适应后产生的适应后效可以分离出对某一刺激属性有选择性反应的
学位
道教美德伦理的研究动机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思考前沿的学术论题:美德伦理学是一个新兴的规范伦理学视角,需要从不同的思想传统中汲取有益的资源,比业已成熟的义务论和后果论(功利主义)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美德伦理学关注有德之人、幸福生活、有意义的人生(人生的价值)、美德品质、美德培育(修身)等话题,这些话题更具古典气息与恒久意义,显然,道教也对这些问题有着深入的思考。第二,从比较的视野出发探究道教伦理
学位
本定性案例研究描述了教学领导者在教学监督中具有促进有效教学的作用,力图为公立小学教学监督无效的问题提供策略。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找出被认为有效的教学监督中引入的实践和支持的有效形式来改善教学监督,以促进有效教学,从而为红衣主教大都市公立小学的有效教学做出贡献。该研究进一步试图确定教学领导者在指导他们实践的教学监督中的作用,以及他们如何成功地获得有效的监督。使用焦点小组讨论、观察法、文献法和半结
学位
随着积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发展,探究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也成为不同领域学者着重关注的目标之一,揭示这一问题的答案对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优化政府的公共服务与管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不同的哲学基础,现有的幸福感研究主要包括快乐论与实现论两种取向。快乐幸福感从快乐论发展而来,认为幸福是一种快乐的心理体验,个体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是为了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实现幸福感从实现论演化而来,认为幸福并
学位
现代数据中心在不断的与用户和其他的系统产生交互,而数据中心往往采用廉价的服务器,因此很容易发生单点故障,导致严重的损失。由于数据中心通常是由大量的服务器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可以通过冗余机制来保障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的高可用性。例如,采用Fat Tree等网络拓扑实现端到端的多路径网络传输,保证网络基础设施的高可用性;通过数据的多副本机制,保证节点故障后数据的可恢复;为业务应用提供冗余节点与带宽,保
学位
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环境下生长会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过去几十年里,大量研究表明社会阶层会对攻击产生影响。低社会阶层被视作是攻击的风险因素之一,与高阶层者相比,低阶层者生活在较困难的社会生态环境下(如面临更多的威胁、不可预测性),他们可能会产生一些适应性的行为模式以应对威胁环境,例如攻击行为。但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结果并非总是一致,有研究发现低阶层与高攻击相关,也有研究发现二者存在正相
学位
在对社会结构的哲学研究中,如何刻画并分析人的行为、动机及其与他人互动的结果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对社会结构的哲学理论研究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也关系到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以致对人们的社会活动有现实指导意义。博弈论作为一种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的决策理论,对研究人们在相互作用下如何理性地进行决策有不可忽视的帮助。囚徒困境作为非合作博弈论中最经典的博弈模型,以简洁而清晰的方式向人们展现出纳什均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