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积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发展,探究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也成为不同领域学者着重关注的目标之一,揭示这一问题的答案对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优化政府的公共服务与管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不同的哲学基础,现有的幸福感研究主要包括快乐论与实现论两种取向。快乐幸福感从快乐论发展而来,认为幸福是一种快乐的心理体验,个体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是为了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实现幸福感从实现论演化而来,认为幸福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快乐体验,而更关注个体潜能、目标成就和自我实现。作为自我调节的核心成分,自我控制是一种抑制和改变自发的优势反应,克服与预期不符的冲动性行为倾向以服务于长远目标的能力。以往研究表明自我控制可以正向预测个体的快乐幸福感,但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过高的自我控制可能会对快乐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自我控制对快乐幸福感的影响究竟是“过犹不及”还是“多多益善”仍然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据。而且,已有研究主要围绕自我控制与快乐幸福感的关系,而对自我控制与实现幸福感的关系则关注较少。考虑到实现幸福感对个体的健康和适应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可能成为自我控制影响快乐幸福感的内在机制。再者,已有研究对自我控制影响幸福感的心理机制仍然不甚了解,本文将进一步探究基本心理需要和自我真实性在自我控制影响实现幸福感、快乐幸福感中的作用。最后,尚未有研究直接探究自我控制与快乐幸福感、实现幸福感的神经关联。探究自我控制与幸福感的神经关联能够为人格与幸福感关系提供认知神经证据,并为未来的认知神经干预研究提供依据。综上,本文主要围绕上述问题设计了四个部分的研究,以揭示自我控制对实现幸福感、快乐幸福感的影响及心理机制与神经基础。第一部分研究主要采用横断调查、日记经验取样、以及情境实验等逐步揭示自我控制对实现幸福感、快乐幸福感的影响。研究1收集1758名青少年(13~24岁,M=16.25,SD=1.95)的人格与幸福感数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越高,体验到的积极情绪越多,消极情感越少,生活满意度越高;而且自我控制与心理幸福感以及各维度得分呈中等较高的正相关。曲线拟合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控制与快乐幸福感、实现幸福感的各个指标并不存在倒U型关系,而是呈现出积极的线性关系或曲线增长的关系。潜在剖面分析结果表明高自我控制组在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低自我控制组。研究2对167名青少年被试(18~23岁,M=20.39,SD=1.33)进行连续一周的日记追踪调查。多层线性模型表明高自我控制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体验到更多的情绪幸福感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以及更高的成就与意义感、目标进展、自主性和活力水平。研究2的发现基本支持了预期假设,为自我控制对幸福感的影响提供了更生态性的证据。研究3将170名青少年被试(17~25岁,M=20.76,SD=1.83)随机分为两组,要求回顾最近一次自我控制成功或失败的经历,随后填写两类幸福感的相关问卷。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自我控制失败的经历(低自我控制),回顾自我控制成功的经历(高自我控制)显著提升个体的积极情绪和决策满意度,并且体验到更高的目的性、意义性和希望水平。研究3验证了预期的研究假设,从情境实验的角度初步揭示了自我控制对实现幸福感、快乐幸福感的因果影响。第一部分研究结合不同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方法发现在青少年群体,自我控制对实现幸福感、快乐幸福感的影响是“多多益善”的。第二部分研究结合横向数据和纵向追踪数据旨在构建自我控制与实现幸福感、快乐幸福感的中介模型。研究4基于已有数据,构建横断的中介模型(自我控制→实现幸福感→快乐幸福感),探究实现幸福感在自我控制影响快乐幸福感中的作用。中介模型结果表明自我控制不仅可以直接预测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还可以通过心理幸福感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研究5在607名青少年被试(12~18岁,M=14.92,SD=0.90)进行一项为期3个月的纵向追踪,旨在检验自我控制对实现幸福感、快乐幸福感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实现幸福感在自我控制预测快乐幸福感中的作用。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控制与幸福感之间存在单向关系,即自我控制可以显著地正向预测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而两类幸福感无法预测自我控制;需要注意的是,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之间也存在单向关系,即实现幸福感可以显著地正向预测快乐幸福感。纵向中介模型的结果表明自我控制不仅可以直接预测3个月后的主观幸福感,还可以通过不同时间点的心理幸福感间接地影响主观幸福感。研究5的结果验证了第一部分的发现,自我控制可以正向预测实现幸福感、快乐幸福感;并发现实现幸福感可能是自我控制影响快乐幸福感的内在机制,即实现幸福感的获得可以帮助提升青少年的快乐幸福感。第二部分研究表明实现幸福感在个体的功能和体验上可能发挥着更基础更重要的作用,即高自我控制能力所推动达成的目标进展和潜能实现,能够帮助个体获得快乐,这一发现也为“奋斗幸福观”提供了心理学证据。第三部分研究引入基本心理需要和自我真实性,旨在揭示自我控制影响幸福感的心理机制,包括两个研究。研究6收集2982名青少年的大样本横断数据(15~20岁,M=17.28,SD=0.87),结果发现自我控制与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和自我真实性与自我控制、两类幸福感之间也存在较强的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表明自我控制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还可以通过基本心理需要间接地预测两类幸福感,并通过“基本心理需要→心理幸福感”的链式中介影响主观幸福感。而且,自我控制可以通过自我真实性影响心理幸福感,并通过“自我真实性→心理幸福感”的链式中介影响主观幸福感。最后,自我控制可以通过“基本心理需要→自我真实性→心理幸福感”的链式多重中介影响主观幸福感。研究7对2539名青少年(15~20岁,M=17.27,SD=0.85)进行6个月地纵向追踪,结果验证了研究6的多重中介发现,自我控制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心理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还可以通过基本心理需要间接地预测两类幸福感,并通过“基本心理需要→心理幸福感”的链式中介影响主观幸福感。而且,自我控制可以通过自我真实性影响心理幸福感,并通过“自我真实性→心理幸福感”的链式中介和“基本心理需要→自我真实性→心理幸福感”链式多重中介影响主观幸福感。基于上述发现,本文认为“基本心理需要→自我真实性→实现幸福感”的链式多重中介能够解释自我控制对快乐幸福感的影响,说明自我控制能力能够满足青少年的基本心理需要,促进自我真实性,提升实现幸福感,并获得快乐幸福感。第四部分研究主要基于青少年行为与脑研究项目(Behavioral-Brain Research Project,BBP),从认知神经的视角探究自我控制与实现幸福感、快乐幸福感的关系,包括两个研究。研究8采用静息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究与自我控制相关的脑区活动与功能连接,并揭示自我控制及其神经基础与快乐幸福感、新冠疫情期间消极情绪的关系。共483名青少年(17~22岁,M=18.75,SD=1.56)在基线完成了静息态核磁扫描以及自我控制和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并追踪收集6个月后新冠疫情期间的消极情绪。全脑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控制与执行控制网络中额下回和突显网络中前脑岛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ALFF)值呈正相关,并且与默认模式网络中内侧前额叶、后扣带回和楔前叶的ALFF值呈负相关。功能连接结果表明不同大脑网络间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的增强(如额下回与后扣带回)与减弱(如前脑岛与内侧前额叶)也可以反映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中介模型结果表明自我控制完全中介大脑区域的ALFF值(如前脑岛)和脑区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如双侧楔前叶的连通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并且,额下回与内侧前额叶的ALFF值可以通过自我控制预测疫情期间的消极情绪。研究9同样基于BBP大数据项目收集青少年(N=483)的自我控制和脑影像数据,并追踪获得12个月后心理幸福感数据,旨在揭示自我控制及其神经基础对心理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中介模型结果表明自我控制完全中介前脑岛和内侧前额叶的ALFF值,以及前脑岛与脑岛的功能连接强度对心理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基于上述发现,青少年的自我控制与幸福感关联的神经基础可能涉及广泛的与整合功能(如突显网络)、认知控制(如执行控制网络)、自我参照加工(如默认模式网络)相关的大脑网络中的脑区活动和功能连接。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第一,基于快乐论与实现论的幸福取向,本文从“奋斗幸福观”的视角切入,探讨了自我控制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第二,结合曲线拟合和潜在剖面的分析方法,尝试解决自我控制影响幸福感“过犹不及”效应的争议;第三,发现“奋斗幸福观”的心理学证据,即实现幸福感能够促进快乐幸福感,并且自我控制可以通过实现幸福感间接影响快乐幸福感;第四,基于双系统模型,引入基本心理需要与自我真实性作为心理机制,初步建立自我控制影响幸福感的综合模型,对未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第五,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日记经验取样、情境实验,以及纵向追踪等研究设计,多角度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弥补以往研究多采用单一研究方法的缺陷;采用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静息态核磁共振技术探究了特质层面自我控制的神经基础,首次揭示了自我控制与实现幸福感、快乐幸福感在神经层面的联系。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自我控制对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是“多多益善”的;(2)实现幸福感在青少年的体验和功能上发挥着更基础、更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解释自我控制对快乐幸福感的影响;(3)自我控制影响幸福感的心理机制涉及基本心理需要和自我真实性,存在“基本心理需要→实现幸福感”与“自我真实性→实现幸福感”的链式中介效应,以及“基本心理需要→自我真实性→实现幸福感”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4)自我控制与幸福感关联的神经基础涉及与整合功能(如突显网络)、认知控制(如执行控制网络)、自我参照加工(如默认模式网络)相关的大脑网络中的脑区活动和功能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