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CKD5期透析伴心血管钙化患者的中医证素,总结其中医病机特点,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钙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条件的HD和PD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筛选出伴有心血管钙化的病例。在同等条件下采集血标本;采用中医传统四诊方法,采集临床资料,将获得临床信息录入调查表;对照《证素辨证学》进行证素判别;分析病位、病性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总结病机特点,比较HD与PD中医证素的差别。结果:(1)一般资料:共收集病例63例,53例检查提示伴心血管钙化,占84.1%;其中HD30例(56.6%),PD23例(43.4%);男性29例(54.7%),女性24例(45.3%);年龄最小36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62.51±13.13)岁;透析龄最小0.25个月,最大300个月,中位透析龄39(11,62)个月。50例透析患者表现为冠状动脉钙化,其CACs值最小0.41分,最大12055.72分,中位CACs值为62.45(262.12,879.04)分;另外3例分别表现为二尖瓣钙化、腹主动脉钙化及髂总动脉钙化,未计钙化值。原发病:慢性肾炎15例(28.3%),糖尿病肾病9例(17.0%),IgA肾病2例(3.8%),梗阻性肾病、膜性肾病、肾结石各1例(1.9%),其他24例(45.3%)。合并疾病:高血压49例(94.3%)、糖尿病19例(35.8%)、心脑血管疾病史24例(45.3%)。(2)透析伴心血管钙化患者病情分析:50岁以上患者CACs中位数值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龄>60个月(5年)患者的CACs中位数值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发生心血管钙化的比例高于HD,PD组CACs中位数值高于H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组的CACs中位数值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ACs高者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3)中医病位、病性证素分布:53例透析伴心血管钙化患者,病位证素出现频数由高到低依次是:肾、脾、心、肺、肌肤、肝、心神、筋骨、经络、胃,提示主要病位在肾、脾,涉及心、肺、肌肤等。病性证素出现频数由高到低依次是: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痰、湿、气滞、血瘀、精亏、燥、饮、水停,提示主要本虚病性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主要标实病性为痰、湿,涉及气滞、血瘀等。病位证素中,仅有肾、肺出现严重病变,其中肾的严重病变出现频数最高。本虚病性中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均出现了严重病变,尤以血虚、气虚为著;标实病性中仅痰、湿出现了严重病变。提示病位肾、肺及病性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痰、湿的证候表现明显,病隋较重。病位证素以单个病位、两个病位相兼最为常见;病性证素以三个、四个、五个病位相兼常见;虚实夹杂证多见,占3/4,其次是纯虚证,占1/4,未见单纯实证。提示透析患者的病位、病性证素繁多,常同时存在,相兼复杂。各病位、病性证素的分布与冠状动脉钙化程度无明显关系,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位肾、肺及病性阳虚的轻重与年龄有关,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病位肾在(51-60)岁组的严重程度较<50岁组重,较61-70岁组、>71岁组轻,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50岁以后。肾的证候表现明显;病位肺、病性阳虚随年龄增长,症候表现也加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病位肺、病性阳虚可能与年龄有关。病性痰的轻重在各透析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虽然随着透析龄增长,病性痰证素的症候表现也加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病性痰证候的轻重与透析龄可能有关。PD病位脾、病性血虚的证候较HD明显,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D患者临床更易出现脾与血虚的证候。病位、病性病变程度与各指标的关系:肺与TC负相关;肌肤与Ca正相关,与PTH负相关;气虚与TG正相关,与Alb负相关:血虚与Hb负相关,与Hs-CRP正相关:痰与血Hcy正相关。结论:(1)CACs高者更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2)PD较HD有较高的心血管钙化发生比例,且冠脉钙化程度较HD严重,推测与PD对钙磷离子、氧化因子、炎症因子的清除不如H13充分有关。(3)透析伴心血管钙化的病位主要在肾、脾,涉及心、肺、肌肤:本虚病性突出,表现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标实病性以痰、湿、瘀、气滞为主;病位、病性证素相兼复杂。(4)透析伴心血管钙化患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主要病理因素为痰、瘀,治疗当在益气养阴、养血通脉的基础上,注重化痰行瘀。(5)PD患者的血虚、脾病证素较HD患者表现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