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蜂(Bombus spp.)是一种重要的传粉昆虫,它在维持自然界和农业生态系统平衡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为传粉者的角色十分关键。而熊蜂主要的寄生虫病——熊蜂短膜虫(Crithidia bombi)在我国的流行情况还未深入研究。此外,有研究报道,昆虫肠道共生菌在抵抗寄生虫侵染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基于ITS序列检测了我国四川、青海、甘肃和内蒙古四个省区熊蜂短膜虫的感染情况,分析了各个省区间不同蜂种的肠道菌总拷贝数差异,并对肠道菌进行体外纯培养,完成单菌的全基因组测序。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ITS序列的熊蜂短膜虫的感染情况调查了我国四个省/自治区采集的25种1007只熊蜂样品,其中有20种262只熊蜂被短膜虫感染,感染率为26.0%。感染率最高的两种熊蜂分别是白背熊蜂(Bombus festivus)和火红熊蜂(Bombus pyrosoma),西伯熊蜂(Bombus sibiricus)的短膜虫感染率最低;青海的熊蜂短膜虫感染率最高,内蒙古的感染率最低;雄蜂的感染率极显著高于工蜂和蜂王。另外,除了甘肃省的黑尾熊蜂(Bombus melanurus)和猛熊蜂(Bombus difficillimus),以及四川省的疏熊蜂(Bombus remotus)、兴熊蜂(Bombus impetuosus)和弗里熊蜂(Bombus friseanus)所感染的短膜虫与其他短膜虫亲缘关系较远之外,其余大部分的熊蜂短膜虫的亲缘关系较近。(2)四省区的熊蜂肠道菌总拷贝数差异利用qPCR技术检测我国四省区不同种熊蜂的肠道菌总拷贝数差异,发现四个省区的熊蜂肠道菌拷贝数总体无显著差异,但每个省区不同种熊蜂间的拷贝数差异显著。对该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四川、甘肃和青海三个省份的熊蜂肠道菌拷贝数与短膜虫的感染率呈显著的负相关性,说明肠道菌可能是寄主对抗病原寄生虫的关键。本研究结果也为深入了解我国熊蜂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和进一步研究熊蜂肠道共生菌抵抗短膜虫感染奠定了基础。(3)熊蜂肠道菌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兰州熊蜂(Bombus lantschouensis)在我国分布广泛,是具有商业化价值的优势蜂种。结合生理生化试验和形态学鉴定,以及16S rDNA鉴定,从兰州熊蜂工蜂肠道内分离出一株芽孢杆菌属细菌,体外纯培养后得到纯的菌株,经形态学和生理生化鉴定而确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测序得到其全基因组完成图谱,为进一步研究这种细菌的功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