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推行,值班律师制度得到普遍适用,但值班律师“见证人化”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为此引发理论界的热议。但理论界的关注焦点“剑走偏锋”,主要讨论的是值班律师的性质,有的学者甚至提出要将值班律师辩护人化。这些研究无助于解决值班律师见证人化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值班律师属于广义的“辩护人”,但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是“值班”而非“辩护”性质,因此值班律师与辩护律师存在着本质区别。要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推行,值班律师制度得到普遍适用,但值班律师“见证人化”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为此引发理论界的热议。但理论界的关注焦点“剑走偏锋”,主要讨论的是值班律师的性质,有的学者甚至提出要将值班律师辩护人化。这些研究无助于解决值班律师见证人化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值班律师属于广义的“辩护人”,但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是“值班”而非“辩护”性质,因此值班律师与辩护律师存在着本质区别。要解决值班律师履职不力的问题,关键是理清值班律师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职责,才能与其“值班”性质相吻合。本文将重新审视值班律师制度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间的关系,基于值班律师的定位,对于值班律师的职责范围进行调整。本文除引言外,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共计三万四千余字。第一部分研究值班律师的履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广东省Z市及其下属的11个区级法律援助处2018年到2020年第一季度值班律师履职情况的统计数据来看,值班律师除了法律咨询、见证具结书签署之外,其他职责的履行率都普遍偏低。从值班律师对量刑建议提出意见情况来看,市、区两级法律援助处指派的值班律师的履行率存在较大差距,市级平均履行率达到90%以上,而区级平均履行率不到1%。值班律师履职过程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值班律师的一般职责为办案机关所忽视,致其在刑事诉讼早期阶段难以发挥作用;二是值班律师难以履行特殊职责,沦为认罪认罚案件的“见证人”。第二部分分析了值班律师“见证人化”的原因。值班律师定位错误,是值班律师见证人化的根本原因。关于值班律师的定位,理论界主要有“值班律师是辩护人”“值班律师是准辩护人,应当赋予辩护职能”“值班律师是法律帮助者”三种观点。现有研究成果陷入了一个误区,即在面对值班律师在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履职不力的问题时,不是反思值班律师制度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间是否契合,而是根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改革需要,对于值班律师制度进行“中国式改良”。事实上,我们应当将值班律师制度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这一桎梏中解放出来,重新审视值班律师的应然定位。从法理、现有规范及司法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值班律师应当定位为法律帮助者,值班律师所提供的应当是最初一公里的法律服务。此外,公检法机关的人权保障意识欠缺,值班律师的履职保障制度、质量监督体系、协调机制不够完善,也是导致值班律师履职不力的原因。第三部分研究如何调整值班律师职责,保障值班律师充分履职。值班律师的“值班”性质,决定了值班律师不是为特定当事人服务的、为其提供完整辩护的律师,也决定了值班律师不可能通过阅卷、调查取证、会见等方式全面掌握案件情况,值班律师只能在“值班”当日通过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短暂交流和与办案人员的短暂接触部分了解案件情况。这就意味着有些职责应当由辩护律师而不是值班律师行使,如对检察院指控罪名、量刑建议等事项提出意见,犯罪嫌疑人签署具结书时值班律师在场。对法律赋予值班律师的这些职责,应当“做减法”,即将其交由辩护律师而不是值班律师行使。而对于法律未规定但由值班律师履行更为适宜的职责,则需要“做加法”,进行赋权,如代理申诉、控告。在调整值班律师职责后,还应当通过设立值班律师工作站、细化工作流程、完善值班律师工作保障和监督机制,保证值班律师充分履职,实现值班律师制度与辩护制度之间的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是根据笔者对《苏格兰2019年气候变化法(减排目标)》的翻译项目所撰写的一篇翻译报告。本法于2019年9月25日经苏格兰议会通过,是《苏格兰2009年气候变化法》的修正案。本报告介绍了本翻译项目和翻译过程,讨论了翻译的原则,并分析了如何处理文本翻译中出现的两个典型问题,即术语翻译和情态动词翻译。在术语翻译方面,报告提出采用对等译法和创造性译法两种翻译方法。在情态动词翻译方面,报告提出,原文表示
惩罚性赔偿制度发端于英国,并于英美法系国家盛行,是为达到遏制某类不法行为泛滥为目的的私法性质惩戒。随着传统损害赔偿体系对于新型侵权规制力有不逮,对于该舶来制度我国法律予以有限制地接纳吸收,即从单行法到基本法、从合同领域到侵权领域。《民法典》中人格权自成一编,其不仅是对社会加速转型及科技迅猛发展下衍生出的侵害人格权事件激增进行有效回应,还是保障人格尊严的应有之义。既往的局限于产品责任之下严重损害物质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是网络综合治理的核心内容,网络信息内容平台是信息内容管理的责任主体,严格其法律责任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网络信息内容治理实践。文章以现行互联网信息法律法规和治理实践为依据,分析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中平台责任的困境,提出平台责任设置存在的问题并对应地提出完善建议。本文除引言与结语外,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中平台责任制度的基础理论。首先对网络信息内容生态
重整,是通过优化处理对于符合破产条件或濒临破产但具有再生希望的企业,予以拯救的法律程序。其目的在于让诚实而不幸的企业能够恢复正常经营能力,并保持其重整之前所拥有的良好声誉,并不仅是为了保护债权人利益而选择清算。具有再造希望的破产企业继续存活所带来的利益将远高于直接将其资产进行破产清算所获得的利益。对赌协议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将之运用到重整程序,是重整企业获得再生的重要渠道。这也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智能投顾是近年来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代表产物,其以人工智能技术和马科维茨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为基础,根据线上问卷调查得出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投资需求,通过事先搭建好的交易和决策模型,为投资者提供匹配的投资建议和资产管理服务。其以低成本、方便快捷的优势吸引了大批的中小投资者,但是其存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智能投顾中,投资者和智能投顾平台在专业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智能投顾平台可能利用其
民间借贷在我国社会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单一的硬法刚性规制基于缺乏柔性与张力,强制性的刚性治理模式反而容易诱发利益冲突,于是一种弥补硬法局限的民间借贷软法治理模式应运而生。它主张以协商民主和对话为基础,通过指导、劝说、调解等柔性社会治理方式的运用,来解决民间借贷衍生的金融纠纷和金融风险。构建健全的民间借贷软法规治理模式,是推动民间借贷活动正规化发展的可寻路径。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
公司作为重要的商主体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之相应的公司制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公司代表人制度作为公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者公司经济效益的实现,值得关注。本文将公司代表人制度作为探讨对象,从其三大组成部分入手,围绕各自的问题所在、完善理念、完善建议,展开如下论述: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当前公司代表人制度在选任方面的展开。首先,指出这一制度的不足在于管制性过强导致的选任范围之狭隘,人数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治理己经成为各地方政府主要职责之一。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社会各参与主体、利益主体相互协同、互相配合,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维系、互相影响。传统生态环境治理主要以政府为主体,政府中又以生态
较之《侵权责任法》,《民法典》第1232条增设了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于维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该条如何具体适用于司法实践,仍有待进一步解释。本文除引言之外,主要包括如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民法典》第1232条有待进一步明确的问题。针对这一规则,有待明晰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适用主体之明确。一方面,虽然从“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之表述来看,该条似仅
我国企业集团化发展使母子公司的架构模式成为公司立体化结构的常态。由于母公司通常持有子公司全部或较大比例的股权,第三人侵害子公司利益的行为往往会对母公司造成不同程度的负累,母公司股东利益也会在此过程中间接受损。鉴于母子公司之间可能存在人员混同现象,母公司的董监高往往也在子公司中担任重要职务,当这些人员为逐利做出有损子公司利益的行为时,他们作为母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自然不会同意母公司利用其股东身份针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