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源型换流器接入交流系统并网稳定分析与控制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f657094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与推进,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进行能源生产的清洁替代与能源消费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为实现上述目标,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设备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等以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为核心的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的发、输、配及用侧渗透率逐渐升高,共同构成了以电力电子设备为核心的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相较于以机械旋转设备同步/异步电机为核心的传统电力系统,电压源型换流器并网系统呈现出典型的弱阻尼、低惯量、多时间尺度耦合及多变量耦合特征,极易受扰失稳并危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风电、柔直接入弱交流系统及风电孤岛经柔直送出系统是电压源型换流器并网诱发宽频失稳现象的两类典型场景。当电压源型换流器接入弱交流系统时,换流器控制环节与弱交流系统间存在强交互作用。而当电压源型换流器接入风电孤岛系统以实现新能源汇集系统经柔直送出时,新能源控制环节与柔直控制环节间多时间尺度耦合现象将进一步放大此交互作用,导致并网系统在数赫兹到数千赫兹的宽频带内均存在失稳风险。这类失稳现象与传统电力系统中轴系扭振与电气谐振现象具有明显区别,仅依靠机电暂态时间尺度下的稳定分析不能准确揭示失稳现象的本质,需要在电磁暂态时间尺度下基于频域小信号模型进一步展开分析。根据电压源型换流器应用场景,其控制方法可分为并网型(Grid Following)与构网型(Grid Forming)。其中,前者对应换流器接入含同步交流电源系统;后者对应换流器应用于以新能源孤岛为代表的无交流同步电源系统。基于此,本文以电压源型换流器接入弱交流系统及风电孤岛送出系统为例,重点研究了其并网失稳机理,提出了增强电压源型换流器并网系统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对于电压源型换流器并网系统控制环节间存在的多时间尺度耦合现象,本文从机电暂态时间尺度与电磁暂态时间尺度分别展开分析。机电暂态时间尺度下,基于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dq坐标系的运行短路比指标,能够在扰动后迅速提取基波分量,快速预估系统当前运行点的稳定裕度;电磁暂态时间尺度下,提出了单输入单输出传递函数模型(Single-input Single-output,SISO),将并网系统控制参数与电路参数间的多变量耦合现象进行解耦,通过开环传递函数幅值渐近线量化描述并网系统由稳定状态到失稳状态的变化过程;针对锁相环动态诱发的并网系统失稳现象,从优化控制参数重塑换流器输出特性、改变锁相环结构重塑锁相环输出特性及附加控制环节补偿锁相环动态特性三个层次提出了可提升换流器并网稳定性的控制方法。综上,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电压源型换流器并网系统机电暂态时间尺度下稳定性评估。分析了基于网络拓扑的传统短路比与基于潮流的运行短路比的物理意义,建立了两类指标临界值与静态电压稳定极限点之间的数学联系;以交流系统等值电势相角为基准,通过本地测量瞬时值,得到了dq坐标系下电压源型换流器并网系统的拓展潮流方程,提出了能够综合考虑电压源型换流器控制方法影响及交流系统等值阻抗比影响的dq坐标系运行短路比。(2)电压源型换流器并网系统电磁暂态时间尺度下稳定机理分析。针对电压源型换流器接入含同步交流电源弱交流系统与无同步电源交流系统两种情况,分别建立了SISO解析开环传递函数方程模型,将换流器各控制环节之间、控制环节与系统主电路参数之间及控制环节与系统运行状态之间相互关系表达为典型传递函数环节相乘的形式;论证了 SISO传递函数模型、阻抗模型及状态空间模型应用于电压源型换流器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时的一致性;揭示了电压源型换流器接入不同阻抗比弱交流系统时控制环节与弱交流系统间产生交互作用的规律;对于电压源型换流器接入无交流同步电源系统,以直驱风机经柔直送出系统为例,刻画了直驱风机经柔直送出系统中风机锁相环与柔直电压外环等控制环节之间的交互作用机理。(3)电压源型换流器并网稳定性提升控制方法。提出了考虑并网换流器各控制环节之间交互作用影响的参数优化方法,通过SISO开环传递函数相频曲线斜率,直接估计剪切频率优化控制参数,避免优化后控制参数不满足并网系统稳定要求的问题;提出了增强锁相环自稳定性的改进控制结构,通过在锁相环中加入幅值校正环节,能够在不改变锁相环相频特性的同时,仅降低锁相环在SISO开环传递函数剪切频率处提供的幅值以有效提高并网系统幅值裕度;提出了无需参数优化的锁相环动态前馈补偿控制,通过在电流环参考值中加入前馈环节补偿锁相环动态跟踪误差,能够增强换流器并网稳定性的同时无需整定控制参数或改变锁相环结构。
其他文献
自1986年邓青云团队报道有机太阳能电池以来,有机太阳能电池便以质轻可柔性、可半透明等优点受到了科研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自2017年以来,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迎来了爆炸式增长,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其效率从13%猛增至18%,这都得益于给受体材料的发展。本文从给受体两个方面分别就他们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光伏性能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非共价构象锁定这一合成高效给体聚合物的策略。在有机发光领域,长余辉材料
学位
现代经济学理论将宏观经济看作一个具有动态随机特征的复杂系统。系统随着个体的反应而变动,个体随系统的变动而进一步地做出反应。在这种反馈-负反馈经济机制的影响下,变量容易表现出非平稳的数据特征,也容易形成相互之间长期协同的复杂关联关系。协同积分理论提供了对非平稳数据建模的基础方法,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经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一些得到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的重要协同积分关系可能会
学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系一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有机污染物,一般具有高毒性、持久性、长距离迁移能力和生物富集性。POPs进入环境后,即可通过所谓“蚱蜢跳效应(Grasshopper Effect)”逐渐向高纬区域传输。因此,一般认为长距离迁移是POPs进入极地的主要输入途径。然而,全球气候变化和北极快速冰融背景下,极区和亚
学位
包括硅藻在内的海洋浮游微型生物,约占海洋总生物量的98%,驱动物质的同化与异化作用,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气候演变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类碳排放导致的海洋酸化(OA)和暖化(OW)如何影响微型生物介导的同化与异化作用问题,关系到微型生物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效应。本论文以模式硅藻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为研究材料,通过应用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探
学位
南海深层西边界流作为南海深层环流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尺度海洋动力过程与复杂地形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南海深层西边界流不仅可以促进南海深层环流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还有利于研究南海水团更新、海底沉积物质搬运以及碳循环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具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利用潜标观测结合约化重力模式和三维海洋环流模式MIT-gcm探析了南海深层西边界流的三维结构、季节内变化机理以及深层西边界流春季反向特征,得到的主
学位
卫星高度计观测到海洋中尺度变化十分普遍,主要包括线性罗斯贝波和非线性中尺度涡。不同于线性罗斯贝波,非线性中尺度涡在热量、动量、碳和营养盐等重要气候示踪物的横向输运和垂向交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研究这些涡旋的分布、结构与运动非常有助于我们对全球物质和能量收支的理解。虽然知道中尺度涡会时常配对成偶极子,但是并不清楚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利用1998年至2017年的高度计资料,我们发现世界大洋里大约3
学位
目的:探讨MRI-DWI联合64-MSCT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8例胃癌疑似淋巴结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MRI-DWI与64-MSCT检查,最终以病理结果为诊断依据,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在88例胃癌患者中,病理结果确诊淋巴结转移55例,无淋巴结转移33例,阳性检出率62.50%;64-MSCT阳性检
期刊
我国的缔约权制度存在不足是学界共识,诸多学者已为此提出了宝贵的建议。然而,完善我国缔约权制度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理念?这些理念应该如何准确地获得?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缔约对象之一的美国如何运作?美国的经验对我国有什么启发或借鉴意义?在研究完善我国缔约权制度方面,哪些问题尚未得到我国学者的充分重视,甚至被忽视?作为完善我国缔约权行使的一个重要努力,2017年由原国务院法制办发布的《缔结条约程序法实施条例(征
学位
束毛藻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寡营养海域,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固氮蓝藻之一,其固氮量可达海洋总固氮量的一半。为此,束毛藻作为海洋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重要贡献者,如何响应海洋环境变化的问题,是海洋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人类活动排放大量CO2,导致海洋酸化和海洋暖化,其对束毛藻的影响关系到海洋碳、氮循环及其气候效应。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光变条件下束毛藻对海洋暖化和酸化的生理学响应。主要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