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侗族摔跤作为非遗体育项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地见证中华文明的绵延传承与发展。它不仅是集武术的虚实动静、刚柔并济以及表演项目的娱乐性于一身的独具特色的竞技活动,而且是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侗族先民的精神、意识、思维和生活方式,使得侗族摔跤植根在侗族文化的土壤中百年不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侗族摔跤面临众多的发展困境,其生存前景不容乐观,亟需摆脱困境,探索全新的发展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侗族摔跤作为非遗体育项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地见证中华文明的绵延传承与发展。它不仅是集武术的虚实动静、刚柔并济以及表演项目的娱乐性于一身的独具特色的竞技活动,而且是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侗族先民的精神、意识、思维和生活方式,使得侗族摔跤植根在侗族文化的土壤中百年不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侗族摔跤面临众多的发展困境,其生存前景不容乐观,亟需摆脱困境,探索全新的发展道路。本文基于民族学、社会学、体育学等相关理论知识,通过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从文化结构的角度出发,以贵州省黎平县的四寨村为田野点,探析四寨村侗族摔跤的文化生境、主体、活动形式、主体内涵及符号的演变,并对侗族摔跤文化的演变进行审视,从而更深层次地挖掘侗族摔跤的文化基因,探寻其传承与发展的方向。研究结论如下:(1)四寨村侗族摔跤文化主体的演变从节日文化、空间文化及项目文化方面展开。从阐释民俗节日和祭祀文化的特征出发,分析其文化背后的指向及演变规律;从空间的角度切入,分析侗族摔跤的场地、道具、饮食及音乐艺术文化演变;通过分析侗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意涵,进而探析摔跤项目本身的场地、规则与仪式文化等演进过程;(2)四寨村侗族摔跤文化主体内涵的演变包括物质、制度及精神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是从内部认同到外部交流的演进过程。首先从侗族摔跤的场地、服饰、音乐艺术等方面阐释其物质层面的文化内涵。其次从不同时期的摔跤规则、要求等方面阐述其制度层面的文化内涵。最后从摔跤活动本身阐释其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试图挖掘其原有的生态文化基因及其演变;(3)四寨村侗族摔跤民族文化活动形式的演变包括对侗族的宇宙观、生存需求、竞技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侗族先民的宇宙观认为:侗族是崇尚力量且充满朴素的民族情感的民族。生存需求下观之,侗族传统民族活动形式的目的在早期阶段只是为了祈祷五谷丰登,或者获取生存物资,提升生存技能和生产力,后期演变为抗战匪盗,保障自身安全,到如今发展为举行摔跤比赛以纪念先祖,满足感情寄托需要。竞技需求下观之,侗族民族文化的活动形式的早期是为提高民族志气,强身健体,后为获取土地,跟匪徒抗击,如今为顺应社会发展开展“文明摔跤”活动,并登上竞技运动的舞台。其文化活动传承方式的演变由传承人、寨老、家族传承共同传承,后在节日、基地、运动会中传承;(4)四寨村侗族摔跤文化符号的演变从外层、中层及核心层三个层次的文化符号展开。其中外层是对侗族摔跤的场地、服饰、比赛道具等文化符号进行阐释。中层是对侗族摔跤文化的传承方式、参与形式、运作方式等文化符号随外界因素的改变所产生的演变规律。核心层文化符号的演变体现于侗族摔跤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信仰、思想、观念等方面,分别对侗摔跤文化中宗教仪式的各环节意涵、价值取向进行探析,从而挖掘侗族摔跤文化符号的指向意涵;(5)四寨村侗族摔跤文化演变的审视主要从空间、时间及本体三个方面进行。审视侗族摔跤文化在空间场域中的文化丛、文化区、文化圈中从衍生到发展的演变过程,表达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尊重。思考随时代的变迁,侗族摔跤文化在原始期、形成期及发展期的文化更替,如何使其能在不同时期中生存、继承与发扬。侗族摔跤文化本体的审视从其节日、仪式、道具、规则及传承方式等方面总结摔跤文化在此时空下的价值意义指向。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召开,提出要坚定实施七大战略之一的乡村振兴战略,以确保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同时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出台了各项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政策,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也是难所避免的事实。本文以河南省修武县为例,围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对修武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现状进行分析和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晚年期间,这位现实主义流派作家凭借写作生涯的最后一本长篇小说《烦恼的冬天》,次年便一举夺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该小说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东部为背景,描写出一个原本正直善良且出身于良好世家的人在现实压力下堕落为势利之徒的故事。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关于这部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伦理学研究、原型批评、哲学思想和对比研究上。
为探索间歇训练法在1500m跑训练中的应用以及改进1500m跑训练方法,该研究采取实验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开展实证研究,检验基于心率控制的间歇训练法在1500m跑运动项目中的训练效果。研究选取太原理工大学运动队10名1500m跑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分为人数相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始为期36个训练日的训练,其中实验组采取基于心率控制的间歇训练法,对照组采取常规训练方法。根据间歇训练法相关理论
研究目的:后退走作为一种运动形式且有别于向前走,已成为运动训练和损伤康复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在不同坡度上后退走时下肢运动学及足底压力特征尚不清晰。本文通过分析健康大学生在不同坡度上后退上坡走时的运动生物力学参数,以期揭示斜坡坡度对后退上坡走时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的影响,为更有效、更科学地将后退走应用于训练和损伤康复等方面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募集了23名健康男性大学生,采用12镜头三维红外光点运动
清朝末年随着“新政”的颁布,为了培养改革所需的人才,清政府开始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地处西南内陆地区的贵州省也顺势而为,向日本派遣了大量留学生。其中,遵义地区与兴义地区是贵州留日学生的主要生源地。本文聚焦于1900年至1909年间的“遵义沙滩文化”以及“兴义笔山书院”两大留日学生群体,对两地留日学生的确切人数、就读学校、学习情况以及归国后的发展轨迹进行考证完善。在此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中的历史人物学理
目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运动马产业逐步走向国际化。运动马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与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于马匹福利制度缺失制约了我国马产业的进步,又因为运动马福利是运动马产业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所以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亟需构建我国运动马福利制度体系。方法:本文以运动马福利制度体系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结合国内外运动
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疫情,以来势汹汹的传染力、破坏力侵袭荆楚大地,并随着春运大军的流动而蔓延,造成了一场重大的公共卫生灾难。与新冠疫情的斗争,既是一场关于公众健康的人民战争,也是对新闻界的一次重要考验。《中国新闻周刊》作为有一定影响力、知名度和品牌价值的期刊杂志,在认真履行党和国家主流媒体职能的同时,较好地发挥自己的媒体定位与角色优势,在新冠疫情报道中具有一定的出色表现,值得关注。本文选取202
日本的民间故事——鹤报恩故事,作为在日本最为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之一,可谓家喻户晓。现在日本多个地区流传的主要有两个版本:《仙鹤报恩》和《鹤妻》。同样,中国也流传着鹤报恩的故事,多记录在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集中。通过搜集整理不难发现,两国的鹤报恩故事各有特点,也有类似之处。民间故事是映射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也是洞察一个民族信仰和心理观念的窗口。那么,在鹤报恩故事中,两国具体存在哪些共同点和差异?这些共
近年来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持续增长,给经济社会的运行带来深刻变化。建立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平台经济是互联网平台跨越电商平台、行业平台之后第三个发展阶段。由于平台经济特有的网络外部性和技术隐蔽性,加之大数据的广泛使用带来系列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日益凸显的“大数据杀熟”现象。“大数据杀熟”是大数据时代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与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未得到有效配合的典型体现
佛教艺术伴随着佛教的产生与发展应运而生,并以佛教为载体进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佛教艺术与各地的传统艺术及文化相互碰撞融合,逐渐发展成为具备不同风格特点的佛教艺术,正如云冈一样。以印度本土发展而成的秣菟罗佛教艺术、融合了希腊文化的犍陀罗佛教艺术以及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形成的中国佛教艺术等多种风格,佛教艺术形成了多元化与区域化的艺术特点。云冈石窟作为佛教北传到中原地区后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其中部分艺术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