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是当今社会对创新和实践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本文从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对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理论派别、国内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阐明了在前人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指导下,初中历史的课堂上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一部分是序言部分,介绍笔者选择本课题的原因,即为什么要选择进行自主学习问题的研究并以初中历史为中心。一方面,自主学习新时代背景下新课程的“呼唤”,但另一方面自主学习具体到初中历史这一学科,还存在理论混乱、教学实践“五花八门”,没有学科针对性等问题。第二部分对国内外自主学习的前人研究的解读。首先,是对国内外的自主学习的理论派别进行追溯研究,指出自主学习的内涵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状态,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理论派别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是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自主学习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找出异同点,并分析其与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派别的相关联之处。第三,总结分析出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遵循的教学原则: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强调在教师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自主学习应该关注的几个要素:学习内在动机性因素、元认知、认知策略的掌握和教学环境的营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教学环节:计划制定、目标设置、学习策略使用、自我监控或调解、自我评价等过程。第四,分析其对具体到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大启示。第三部分是具体强调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前面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派别和国内几种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与方法研究中总结出的启示出发,结合初中历史的学科特点,介绍了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例如创设教学情境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唤醒学生要去自主学习历史的意识。其次,是教师通过设计角色扮演、模拟导游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验认识历史、学习历史的过程,在感悟历史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动机,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潜能被激起后,也即具备了“想学”的积极状态,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学生要“会学”。第三,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历史思维的方式、方法,从而使其历史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终极目标。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学生的研读历史资料能力、历史思维、创新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能力进行培养。并且灵活开展自主学习的另外一种形式——课外活动,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第四部分是总结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中的问题。本文以初中历史自主学习研究为中心,以自主学习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前提,结合初中历史学科特点,探究一线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初中历史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