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国际化办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hp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21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信息社会全球化的来临,教育国际化是目前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全球人口流动频繁,疾病的传播速度加快,人类对于自身健康问题的关注日益加强。因此,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医学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地的重视与关注。重庆医科大学是全国知名的医科院校之一,办学教育实力不断加强。在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国际化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结合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的实情,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剖析其国际化办学的现状和问题,从而提出医学院校教育国际化办学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相关大学的教育国际化办学提供理论支持,为其他类似的大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⑴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及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外文官网去掌握相关的数据,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为本文的研究做好准备。⑵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设计访谈提纲,对负责医学教育国际化办学的相关的行政管理者和实施人员进行访谈,从而了解目前国内国际化办学现状以及重庆医科大学国际化办学的进展,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措施。⑶通过数据资料、文献的收集整理,一方面对我国的各大医学院校国际化办学的优缺点以及合作项目等进行比较分析。另一方面总结国内高校国际化办学的特点和发展模式与国外成功的国际化办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出差距。⑷结合搜集的资料并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了解重庆医科大学国际化办学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微观层面展现出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现况。  结论:通过分析发现,在医学教育国际化办学进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国际化理念与国内传统教育冲突,学生国际化程度低,国际化教师配备低、发展路径窄,国际化合作项目单一,国际化教育体系与我国实情存在偏差以及国家标准及配套设施不完善。因此,综合问题提出在医学教育国际化方面我国应采取的合理化的措施与建议:学生以及老师需对国际化理念保持开放的心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我国医学院校学生国际化质量;全方位引进、发展以提升我国医学院校教师国际化水平;利用广而优的国际合作项目促进医学院校的蓬勃发展;注重本土化元素的融入,以完善国际化教育体系;严格执行医学国际化标准以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精彩的课堂是学生的期待,精彩的课堂是教师的梦想.生动有趣的导入,令人好奇、神往;直观的演示和形象的图解,展示教师课堂艺术风采;紧张而刺激的学习参与,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尤为重要。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全社会都在为“分数”而奋斗。家长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使孩子获得高分数;学校追求高升学率使教师奋战在“题海”,“补课”之中,教学以“一言堂”、“真鸭式”为主要方式;学生学习方
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否得到正常的发挥而完成教学任务。在应用题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入手,细致观察,耐心分析,经老师的恰当启发,从而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以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即主体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取得一定成绩,尤其是深入研究应用题教学。本文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方式进行解应用题的方法及体会。   一、纵
小麦(Triticum aestivum)麦芒在抵抗虫害、种子繁殖、增加小麦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小麦重要的农艺性状,受多个基因控制.CASL4AL是以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T.aestivum c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就像钻山洞一样,老师领着学生钻比学生自己摸索可能更快一些。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新课标的理念:使学生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
一、转变教学观念,倡导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高中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按照传统的观念,课程实施过程是知识的传递过程,由此形成的以教师和教科书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模式,就决定了学生完全被动的学习地位。《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十分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学习,这也是本次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框架,重新注入新的课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所谓动手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是现代数学教学与传统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从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数学的实践来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