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开课作为一种新兴影视,一方面引发了教育领域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全球范围的知识共享,另一方面却也带来了字幕不规范、同一公开课存在多种版本双语字幕的问题。 本文以网易和新浪两个字幕组对哈佛大学泰尔·本教授名为《幸福课》的公开课中的第一堂《什么是积极心理学》所配双语字幕为例,展开语料分析对比研究。 为保证研究结果的信度,本文排除了所有错误字幕,包含某一版本中的错误原语字幕、目的语字幕,以及另一版本中对应的双语字幕。首先,在科德的错误分析理论指导下,找出两个字幕组公开课版本中的错误字幕。然后,对剩下的双语字幕展开定量和定性对比分析,并结合图里对具体翻译过程中操作规范的描述,总结出两个字幕组中的公开课翻译母体规范和篇章语言规范。最后,根据公开课字幕翻译限制的分析,提出一套比较实用的公开课字幕翻译操作规范。 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字幕组的公开课版本中,错误字幕在整个语篇字幕中所占比例均较小,因此,对该字幕展开公开课翻译规范探索研究是可行性的。综合语料对比分析结果,从而得到以下公开课字幕翻译操作规范:1)字幕与非语言元素‘同步’优先;2)对于能从其他视频元素获取相关重要信息的话语,多省译、减译;3)对于无法从其他视频元素获取相关重要信息的话语,则几乎不减译,并尝试最大程度地再现原语篇;4)保留原语字幕的正式语言风格;5)对于公开课中常见的碎句、散句,使用衔接机制,以保证语篇连贯;6)对于公开课中出现的引用,在屏幕上方进行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