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对比分析的公开课字幕翻译操作规范研究——以网易和新浪两个版本的《幸福课: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为例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wk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开课作为一种新兴影视,一方面引发了教育领域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全球范围的知识共享,另一方面却也带来了字幕不规范、同一公开课存在多种版本双语字幕的问题。  本文以网易和新浪两个字幕组对哈佛大学泰尔·本教授名为《幸福课》的公开课中的第一堂《什么是积极心理学》所配双语字幕为例,展开语料分析对比研究。  为保证研究结果的信度,本文排除了所有错误字幕,包含某一版本中的错误原语字幕、目的语字幕,以及另一版本中对应的双语字幕。首先,在科德的错误分析理论指导下,找出两个字幕组公开课版本中的错误字幕。然后,对剩下的双语字幕展开定量和定性对比分析,并结合图里对具体翻译过程中操作规范的描述,总结出两个字幕组中的公开课翻译母体规范和篇章语言规范。最后,根据公开课字幕翻译限制的分析,提出一套比较实用的公开课字幕翻译操作规范。  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字幕组的公开课版本中,错误字幕在整个语篇字幕中所占比例均较小,因此,对该字幕展开公开课翻译规范探索研究是可行性的。综合语料对比分析结果,从而得到以下公开课字幕翻译操作规范:1)字幕与非语言元素‘同步’优先;2)对于能从其他视频元素获取相关重要信息的话语,多省译、减译;3)对于无法从其他视频元素获取相关重要信息的话语,则几乎不减译,并尝试最大程度地再现原语篇;4)保留原语字幕的正式语言风格;5)对于公开课中常见的碎句、散句,使用衔接机制,以保证语篇连贯;6)对于公开课中出现的引用,在屏幕上方进行注释。
其他文献
伊塔马·埃文—佐哈尔通过观察翻译对社会的影响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其目的就是要解释在某种特定文化中各种系统的功能。他着重讨论了翻译作为“多元系统”的一个系统在文学多
近年来,澳大利亚文学犹如大洋彼岸的一块瑰宝,其独特的光辉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海伦·加纳是澳大利亚文坛上一个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孩子们的巴赫》被看作是澳
跨性别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至少目前可以说妇女和男人是两个语言族群。自1975年Lakoff发表了《语言与妇女的地位》一书,语言学界便开始了广泛而深入的语
本篇论文分析了玛格丽特·劳伦斯的小说《石头天使》中女主人公哈格对抗父权制,努力追求女性权利,实现男女平等的一生:哈格在父权制社会中成长,由于不满父亲的控制,选择了逃
《天堂》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七部小说,也是她获奖后推出的首部作品。作品问世后受到了国内外评论家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的研究多是将批判
传统理论认为,“交互式发展”最能概括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的发展要经历一系列的分化和整合,这导致语言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换句话说,书面抑或口头语言的进化是社会不断进
介词作为英语中最为活跃的词汇之一,一直是传统教学的难点。介词的错误原因也是近年来专家和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错误分析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行研究,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