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堂》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七部小说,也是她获奖后推出的首部作品。作品问世后受到了国内外评论家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的研究多是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小说中鲁比镇的男性所体现的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排外主义等社会恶流上,而把荣誉的光环罩在小说中修道院女性群体所体现的包容、接纳和爱等社会美德上。不论批判家采用哪种批判方法,评论界都有这种一边倒的倾向。另外,虽然社群问题是小说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但对此主题展开的研究却明显不够深入。
本文则试图深入探究小说的社群问题。本文从《天堂》这一文本本身出发,聚焦社群建构的主题,展示小说中表面对立的两大社群——鲁比镇和修道院——兴盛败落的重要因素,以揭示这两类社群各有的利于社群构建的健康特质和不利于其成长的潜在危害,从而剖析莫里森对社群建构这一复杂课题的深刻思考。
本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主体部分又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社群的基本问题,诸如社群的涵义、社群的重要性、美国黑人社群以及莫里森对社群问题的关注都将被讨论。第二章聚焦于小说构建中的两大社群,即以鲁比镇为代表的父系社群和以修道院为代表的母系社群。两者都有其存在的历史,但两者最终都趋于败落。存在的辉煌归因于其优势,败落在于其劣势。两大社群的优劣都将在这一章被挖掘。第三章着重解构批评家认为理所当然的二元对立。在此基础上将推出作家致力于同读者一道所建构的新型社群,这类社群汲取了小说中两类社群的优点,扬弃了其劣势,更具持续性和包容力。
社群建构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小说中鲁比父系社群和修道院母系社群的兴盛衰败有着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不能简单的评判孰是孰非。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作家与读者理想中的新天堂——男女和谐种族平等的新型社群,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事实上,这类社群是在小说中两类典型的黑人社群的灰烬和余热中被作家与读者慢慢建构的,继承了黑人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抛弃了其裹足不前、窒息社群的因素,是可以蓬勃发展和持续长久的。本文希望对莫里森《天堂》中社群构建的问题的探讨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