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经济在高质量轨道上运行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在稳增长、防风险的目标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是缓解财政资金压力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另一方面,控制不断攀升的地方政府举债规模是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抓手。如何协调好这两方面,找到既有效刺激经济活力,又可以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途径,那么就离不开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围绕地方政府举债的问题,现有研究多基于财政分权体制的视角,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在高质量轨道上运行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在稳增长、防风险的目标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是缓解财政资金压力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另一方面,控制不断攀升的地方政府举债规模是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抓手。如何协调好这两方面,找到既有效刺激经济活力,又可以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途径,那么就离不开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围绕地方政府举债的问题,现有研究多基于财政分权体制的视角,探讨省级政府债务规模的增长机理。事实上,分权制度下长期存在的地方政府竞争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亟需厘清他们之间的联系机制。基于此,以地方政府竞争为着力点,将主要集中在省级层面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研究,拓展到财政状况更为严峻、竞争更为激烈的地市级层面,从制度根源上探索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有助于深入研究地方政府债务的适度规模,促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对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首先,本文对研究对象的内涵进行概述,并且从理论和现状方面,分析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基本状况。研究发现,由于财力事权的非对称,地方政府陷入财政吃紧的困境,不得不通过各种渠道举债融资以缓解压力,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迅速扩张。加上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双重激励,地方政府竞争激烈,不断推高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同时,以GDP为主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制,通过加大地区间竞争,激发地方政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从而助推地方政府债务持续飙升。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民生诉求超过增长诉求,地方政府发展理念与行为随之转变,地方政府竞争的理念和手段也做出适应性调整。过去中央主导的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发展模式面临风险与挑战,逐步向民生建设绩效导向的“为和谐而竞争”发展模式转变,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本文将地方政府竞争纳入分权激励框架,研究二者与地方政府债务间的关系,并分别研究两种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的特征,探究地方政府债务积累的深层次原因。其次,本文选取2009-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验证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效应。利用新口径计算的城投债发行额指代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通过一般固定效应模型以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然后,验证地方政府债务竞争与地方政府竞争的存在性,进一步从空间层面研究三者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样本观测期内,财政分权增强地方政府发债意愿,进而促进地方债务规模扩张;(2)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空间上的集聚关系,即存在债务竞争;(3)分权激励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显著受到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除了本地区财政收支外,还与邻近地区的竞争有关,存在空间外溢特征;(4)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模式下,竞争程度越高,地方政府债务发行规模越大,而“为和谐而竞争”模式下,竞争程度越高,地方政府债务发行规模相对较小。最后,为顺应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重大战略导向,提出科学划分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和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严控债务融资预算管理、提高信息透明度、推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多维化、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等建议,以促进债务良性循环和助力财政稳定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在大众旅游时代,信息网络和交通工具的革新极大地压缩了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时空间距离,旅游者的活动半径大幅延伸,旅游目的地系统组成要素的更新与演化日益频繁,旅游空间结构面临着要素更新、功能完善、结构优化的严峻挑战。本文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探索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构建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型,对神木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及优化路径进行分析,能够丰富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的研究案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在刺激世界各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同时,旅游业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海岛旅游由于地理环境的脆弱性、特殊的地域性以及各自的经济差异性,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影响更为敏感。我国有着非常广阔的海岸线以及数量庞大的海岛,研究海岛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二者内在关系和影响机制,对我国开发海岛旅游和发展海岛经济有着非常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耦合理论为依据,以国际旅
古往今来,贫困始终被看作人类社会的顽疾,各个国家治理者一直将反贫困事业作为治国安邦、国富民强的大事。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历史,也贯穿着反贫困斗争的历史。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后脱贫时代。为了巩固已有脱贫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愿景,政府需纵深推进财政反贫困的各项治理工作。为此,各地方积极制定长效可持续的财政投资性
汉服作为我国汉族的民族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随着“中国华服日”、“中华礼乐大会”、“花朝节”等汉服节事活动在旅游地相继举办,游客选择参与汉服体验蔚然成风。国风消费勃兴的背后是国人文化自信的物化表达,研究游客参与汉服体验消费行为的底层逻辑,对于汉服文化的传承弘扬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Prahalad和Ramaswamy提出的基于消费者体验的价值共创理论,解释游客参与汉服
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是深化现代财政体制改革、健全政府间关系的重要目标。在现代财政分权体制中,政府间的财政失衡问题常见于很多国家中,我国也不例外。财政失衡既包含同一层级政府间的财政横向失衡,又包括不同层级政府间因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均而出现的财政纵向失衡。1994年以来实行的分税制改革使我国逐渐形成财权上移、事权和支出责任下解的纵向失衡状态,且失衡程度呈缓慢上升趋势,探
我国地方政府承担着地区经济增长的重任。地方政府的支出范围不断扩大促使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弥补财政赤字或进行项目建设,债务资金成为地方政府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资金来源。随着我国步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的发展增长点在于抢抓培育优势产业。由于地区间资源禀赋以及发展差距较大,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条件有针对性地投入,才能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本文立足于经济新发展阶段,结合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性
教育是民生之基,基础教育更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其对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基于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中央及省级政府始终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在上级政府重视下,我国基础教育的财政保障力度得到了明显的增强。然而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财政保障力度持续提高的同时,基础教育的财政供给主体——县级政府在教育投入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问题就是受财权上移、事权下移以及教育服务具有外溢效应等因素的
国家城乡关系的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提出,触发了地理学对新型城乡经济关系的思考,也为城乡经济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环境与案例。目前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理论研究多以国家发展背景为主,缺少基于综合交叉视角下地区城乡经济融合的评价和对策研究。本文引入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剖析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内涵与要求,构建了城乡经济融合评价体系,选取河南省为案例地,以市为基本空间单元,通过2011-2020年的指标数据,运用
钢铁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存在着高负债的问题,企业债务风险普遍较高。对于钢铁企业来说,要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解决高杠杆问题十分重要。2016年“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开始实施,钢铁行业是政府实施去杠杆政策的重点行业,各个企业也开始采用多种方式去杠杆,降低财务风险。本文以高负债钢铁国企华菱钢铁为案例分析对象,以资本结构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为指导,分析去杠杆的路径和效果。本文通过对华菱钢铁的经营
自2013年金融机构被批准可以在股票市场开展股权质押业务之后,股权质押凭借其操作简单、门槛低等优势在我国迅速发展。股权质押一方面使股东快速获得所需资金,另一方面也使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发生分离。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在股权质押后大肆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事件在资本市场上频繁发生。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了实际控制人股权质押下利益侵占行为的成因及方式,并采用财务指标法、Z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