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吡格列酮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54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160-20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SAP组)和吡格列酮治疗组(P组),每组18只。采用5%牛磺胆酸钠(0.1ml/100g)逆行胰胆管内加压注射建立SAP模型。P组大鼠在术前2h腹腔内注射吡格列酮(50mg/kg)。分别于术后3、6、12h 3个时间点采用腹主动脉放血法将大鼠分批处死(每次每组6只),收集血标本和腹水送检血清、腹水淀粉酶;部分血清样本保存于-80OC,以备ELISA检测;观察术后胰腺大体病理改变,并留取胰腺组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放于4%中性甲醛溶液固定;第二部分立即放入液氮罐内冻存。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38MAPK的活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PPARγ蛋白的表达,并观察吡格列酮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结果:1.血清淀粉酶变化:造模后SAP组、P组淀粉酶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性(P<0.01);在6h、12hP组与SAP组比较,淀粉酶含量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腹水淀粉酶变化:C组无腹水形成,P组腹水淀粉酶水平在各时间点与SA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胰腺大体评分变化:与C组相比,SAP组各时间点病理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评分较SAP组下降,在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胰腺组织学评分:与C组相比,SAP组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评分较SAP组下降,在6h、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TNF-α水平变化:造模后SAP组血清TNF-α水平与C组相比,在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1);P组水平较SAP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胰腺组织p38MAPK的活化水平:与C组相比,SAP组各时间点p38MAPK活性明显升高(P<0.01);而P组活性较SAP组下降,在3h、6h其降低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7.胰腺组织PPARγ蛋白表达的变化:阳性染色主要位于胰腺腺泡细胞的胞浆内,C组表达较弱,SAP组在术后6h、12h明显增加,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组蛋白表达虽有上升,但与C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AP早期阶段p38MAPK信号迅速激活,并维持较长时间,与S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吡格列酮可降低p38MAPK的活化程度,减轻炎症反应,发挥对胰腺的保护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