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公众纳入后,工程活动如何重塑其秩序,公众在此扮演什么角色?新秩序是经过复杂而漫长的协商最终实现关系平衡的。为了实现共同体的平衡发展,他们需要共同遵守:正义与爱心、信任与忠诚、关怀与包容、协商与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机制,并且合理解决人与自然、工程结果与目的、利益相关方之间、不同规则与方案之间、不同文化与价值之间的冲突。公众作为工程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在工程实践中扮演着技术使用(设计)者、工程干预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众纳入后,工程活动如何重塑其秩序,公众在此扮演什么角色?新秩序是经过复杂而漫长的协商最终实现关系平衡的。为了实现共同体的平衡发展,他们需要共同遵守:正义与爱心、信任与忠诚、关怀与包容、协商与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机制,并且合理解决人与自然、工程结果与目的、利益相关方之间、不同规则与方案之间、不同文化与价值之间的冲突。公众作为工程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在工程实践中扮演着技术使用(设计)者、工程干预者、参与(决策)者、评估者以及成果的分享者等多重角色。当然,公众参与工程离不开工程共同体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配合。多元主体的参与过程也伴随着复杂的共同体关系的演变。
公众参与工程何以可能呢?本文最终认为只有当“公众”从工程共同体外部进入内部时,“参与”才是可能的:在共同体内部,通过实现多利益相关方的协同合作——回应型政府对社会组织的信任以及合理的权力分配、负责任企业的出现、行业协会的配合与协调沟通、技术资源的有效运用及共建共享等措施——可以使工程共同体为纳入公众做好充分准备;在共同体外部,通过公众对工程的“理解-融入-评估”、自治以及公民素养的提升、文化及社会环境资源的整合、信息公开与交流,可以为公众主动参与到工程共同体的事务中创造条件;在共同体内外之间,通过社会组织及媒体的合理介入、信息通讯技术的使用、专家与公众意见的(协商)平衡、工程科普等一系列路径,最终可以使公众作为工程共同体的一份子,被共同体接纳,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工程事务中来。
其他文献
“公正”(正义)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苏格拉底为“公正”慷慨就义,柏拉图为“公正”写出了不朽巨著《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在秉承两位伟大哲人“公正”之思的基础上,写出了《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等著作。苏格拉底追求了“公正”的“善生”,柏拉图提出国家制度的“公正”,而亚里士多德提出“公正”德性论。对公正问题的思考,是人们关于正义的认知来源,是对自我正义价值的追求。据此,如何更为深入的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公
墨家逻辑是产生于先秦时代的应用逻辑,有很多“论辩”方面的推论,这种推论包含了形式逻辑的一些规律但又不是以形式逻辑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其中非形式的逻辑特征非常明显,而非形式逻辑又是不以逻辑形式为重点研究对象的一种应用逻辑,所以从非形式逻辑角度来研究墨家逻辑是一种非常好的途径。 本文从墨家“辩学”的起源与内容开始,通过比较与诠释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墨家“辩学”的目的与应用性等问题。墨家逻辑的很多推论虽然
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在学术研究中提出了科学发展问题上的新见解。他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科学技术不只是作为生产力,更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于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思想的建立,哈贝马斯以合理性为入口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范畴“劳动和交往关系”,并阐明了思想的本质核心“技术统治论”,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非政治化”特点,还有这种新意识形态在以往意识形态之上所凸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资本为主线,从资本向度解析资本主义社会大生产过程,并揭示其背后的生产关系。资本的运行规律、资本的循环与增殖过程体现了资本逻辑的本质,资本逻辑是深入研究生产过程的基石。马克思以资本逻辑为基础,从资本运动的固有规律的逻辑演变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各种社会现象的内在原因,资本逻辑决定生产逻辑和历史发展逻辑。 文章主要从三个部分来进行阐述。第一部分讨论资本逻辑内涵与演变,重点论证资本逻
葛兰西将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哲学”,并明确指出“实践哲学”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变成意识形态。国内外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的研究者,鲜有从葛兰西实践哲学的视域去研究其意识形态思想。以往研究,普遍忽略了葛兰西实践哲学与其意识形态思想浑然一体的本质。葛兰西意识形态思想具有科学性、合法性、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这种拥有实践特性的意识形态经过实践,最终让社会成员从心理层面认同它,并内化成民众心中的常识,在生活实践中以
“异化”是人类文明历史形态进程的特殊现象之一,异化问题彰显着不同时代哲学家们对人自由本质的不同追问。从异化理论的嬗变来看,异化最先经历从希腊文Allotresis到拉丁文Alienatio的演变,且在人们不同的活动领域有着不同的含义。在哲学意义上,“异化”通常被认为是由主体创造出来的客体,其反过来控制、支配或成为主体对立面的现象。随着新媒体科技的革新,人们的实践活动进入新媒体时代,也滋生了人类社会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生存质量、生活体验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逐步加深,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人类在不断探索中,逐渐意识到,人内心的力量是造就生存环境的关键,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从生态环保到“心灵环保”的转变,正是人类思考维度从外部世界转入内部世界的表现。从个人与他人的相处,扩展到个体与社会的交流、与环境的互动,其中存在的问题无不与“心”相关。当今社会对“心”的关
孟子对告子“仁内义外”说的批驳表明了他对人的整全性把握。告子的“仁内义外”说把人分割成生物性和道德性两部分,他认为:“仁”是人的主观内在自然情感原则,“义”则是客观外在的伦理道德规范,人的自然情感之中不存在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孟子则不把“仁”与“义”当作两种不相干的原则,而认为两者都是人本有的道德规定,其落实于人的情感生活就分别表现为亲亲和敬长。孟子论性,不是将人的自然生命与道德规定相对峙而言之,
本文从林安梧的“后新儒学”的整体皙学脉络出发,梳理他近年关于“儒家伦理与社会正义”的创发,井借此试图探索儒家思想在当代新展开的一种可能性。 林安梧以儒家实践论的缺失为研究起点,提出由牟宗三回到熊十力再上溯王船山的研究理路。他认为传统儒学在当代的新开展,有必要从儒家伦理和社会正义这一角度来做一番理清,必须把儒家伦理放在理想的“公民社会”的构成中来建构。 首先本文梳理了林安梧皙学思想的构建进路与其
经典逻辑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命题,传统上,它主要与自然语言表达中的陈述句相对应。然而陈述句不是唯一的自然语言句式,现实生活中,问句也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句式之一。论文通过一些实例说明,问句不仅能影响语境的信息内容,而且,不同的问句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恒常的联系。这表明,如果我们能为问句提供一种语义解释,能在一致的框架下同时处理陈述句和问句,会大大增强逻辑的表达能力。 基于此,本论文以问句的语义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