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时代与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肩负着培养“数字土著”一代的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顺应时代发展,满足“数字土著”成长需求及促进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发展,本研究提出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由培养“信息素养”提升到培养“信息文化素养”的高度。基于这一思想,着眼于当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现状,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指出了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和缺失,提出了培养“信息文化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之后,依据相关文献建构了以信息技术文化素养、数字文化素养、媒体文化素养为支撑的信息文化素养框架,并探讨了各个文化素养的核心要素。同时,依据主题参与性理念与内容设计的弹性原理建构了以主题教学方法为基线的培养“数字土著”儿童信息文化素养的课程内容框架。 为验证建构的课程内容框架能够有效的培养儿童信息文化素养,特选取课程内容框架中的两个单元-创作能力与批判思维的培养,开展了教学实践研究。 创作能力是儿童信息文化素养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字文化素养的核心要素。为培养小学生的创作能力,选取了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作能力为目的,操作简便的Kidsmovie软件开展教学干预,同时结合主题教学方法,对华师附小五年级学生开展了两个月的以设计研究为理念的行动研究。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三人为一组开展协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能力。本研究第四章部分详细介绍了该单元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最后,通过前后测问卷结果分析,学生访谈和同感评估技术检测了该单元的教学效果,发现本研究设计的课程内容与主题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创作能力、协作能力和参与意识。 批判思维是儿童信息文化素养课程的另一重要内容,也是媒体文化素养的核心要素。本研究通过英特尔公司开发的K-12教学平台ShowingEvidence平台,采用小组间辩论形式和主题教学方法,设计课程内容,对山东淄博张店铁路小学五年级学生开展了两个月的教学实践研究。本文第五章详细介绍了该单元的教学设计。最后,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访谈检测了教学效果,发现学生的批判思维比教学干预前有了明显改善。 但是,本论文尚有一些不足。由于研究时间、精力有限没有对“信息文化素养”框架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与修订。同时,对于培养儿童信息文化素养的课程内容框架,本研究只做了以上两个单元的教学实践。因此,“信息文化素养”框架的修订和课程内容框架中其他单元内容的验证,还需作为后续工作继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