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火影忍者》文化特色词的日译英研究——以归化与异化策略为视角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化与异化是跨文化交流中常用的翻译处理方式。有倾向认为唯有以传入语文化为归宿进行转换和包装,外来文化才更能被认可与接受。一部在北美地区热播近十年的日本动画—《火影忍者》,却给出不同的答案。其英译台词中夹杂着大量日语词汇,各种作者自创的新词及概念甚至不经翻译被直接保留,这种异化的翻译手法是否合理值得探讨。基于这一考虑,本文拟从《火影忍者》动画英文版台词入手,探究本作品在日译英中实施归化策略与异化策略产生的译文效果、各策略运用的程度及方式。通过源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分析,讨论其异化倾向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今后跨文化交流中归化与异化翻译手段的实施范围与方向提供参考。  本文选取了作品中的文化特色词作为研究对象,结合E.E.Davies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联系Jaleniauskiene和Cicelyte的翻译倾向评估模式汇总成数据,最后得出结论:《火影忍者》动画日译英过程中,译者有意识地采用异化方式来解决文化特色词的翻译问题,并且是一种有条件的异化翻译。字面意思直观明确的词语直译,字面意义不清但地位相对次要的词语进行释译。在目的语文化中没有对等概念,不易理解的词语部分进行异化,部分释义困难且在原作中意义不大的则完全删除。在尽可能传递原文语义的同时,绝大多数与原作主题息息相关、体现其文化风格的新造词汇,以及与情节发展有重要关联、肩负特殊意义的文化特色词则原样保留。其处理方式有助于传递源语中蕴含的文化魅力,利于目的语受众对源语文化的进一步了解,符合当今跨文化交流的要求与目的。
其他文献
英语双关和汉语双关都是常见的交流手段和修辞方法。他们都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在各类文学体裁中也随处可见。然而,这两者虽然相似但并非完全相同。本文从其各自的定义、特点
本文以爱德华·W.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为基本理论文本,审视了索尔·贝娄的四部小说——《赫索格》、《洪堡的礼物》、《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拉维尔斯坦》——中的六位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消费者逐渐富裕起来,对奢侈品的追求也在日渐升级。奢侈品的代表首先是高级服装、豪车及豪宅等实用性强,同时又很奢华的商品;然后则是更注重文化,审美而非
语用失误是语用学以及跨文化交际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日常沟通中,语用失误可能会中断交际双方的沟通,甚至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商务活动中的语用失误不仅可能中断洽谈或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