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学语篇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的主位理论以及朱永生提出的四种基本主位推进模式作为理论框架,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及其吴劳翻译的中文译本为语料进行对比研究,旨在了解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在中英文学语篇中的分布特点和选择异同,并试图探讨造成这些相似和差异选择的潜在原因。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体裁息息相关,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准确,本文只选用了小说最具代表性的叙事语篇作为语料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数据,归纳分析,总结出中英语篇中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的选择分布特点及其异同,并探讨了造成其异同的相关潜在因素。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在中英小说的叙事语篇中,非标记性主位都远多于标记性主位,但标记性主位在中文语篇中的出现频率高于英文。两个版本中,主位都多为有生命的人或动物充当,同时发现,多重主位中的人际主位所占比例都微乎其微,基本不存在。就语篇主位而言,英文中的使用率远超过中文。尽管零主位在中英版本中都有使用,但在中文语篇中的出现频率要高于英文。2.主位推进模式在中英小说叙事语篇中的选择和分布都很接近。根据朱永生提出的四种基本模式,平行型使用率最高,紧接着是延续型,而集中型都少有使用。此外,小句之间不使用主位推进模式,即“零模式”在中英语篇中都有出现,但在中文中的使用频率略高,而英文语篇中的交叉型比例高于中文。3.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在《老人与海》中英版本中选择的相似性主要与语篇体裁,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对小说主人公性格特征的刻画相关。有生命的人或动物充当的非标记性主位的大量使用是为了告诉读者主人公的遭遇,这也突显了叙事语篇的特点及作者简约质朴的写作风格;平行型模式的采用有利于刻画出老人钢铁般的意志和他内心的孤独;延续型模式使小说情节得以进展;而人际主位的较少使用同样突出了海明威简单自然的冰山风格。4.中英语篇在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选择和分布的差异主要受英文和中文各自语型特点的影响。英语属于一种形合的语言,结构严密,所以较多使用语篇主位使句子和段落完整;汉语则是一种意合的语言,结构灵活,意思更依赖于语境,所以零主位和零模式出现频率更高。就句式而言,英文句式多为由左向右扩展,状语从句和介词短语多位于句末,而中文句式多为由右向左扩展,状语从句和介词短语多位于句首,这些特点决定了中文语篇中的标记性主位要多于英文语篇的现象。本文的研究对提高英语教学也有实践意义。主位及其主位推进模式的相关知识为全面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也能加深对中外文学作品的赏析。此外,这方面知识对外语教学,特别对目标语学习者的读,写,译等各方面技能的提高也有借鉴意义。对语篇体裁、语型差异的认识也有助于学习者克服负迁移,促进正迁移,更好地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其他文献
<正> 在敦煌乐谱的研究过程中,笔者从沈括的《梦溪笔谈·补笔谈》和张炎《词源》等古代文献中获得启发,草成《敦煌乐谱新解》一文,并将p.3808敦煌乐谱二十五曲译成现代乐谱。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始,并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课程教学的新要求和新理念。教育发展史表明,任何时代的基础教
<正> 引言 1981年12月,上海音乐学院叶栋同志在山东省民族音乐学讨论会上,作了题为《敦煌曲谱研究》的学术报告,简扼地阐述了他在中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破译《敦煌曲谱》(以下
目前,针对SPOC学习的研究集中于以翻转课堂等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大数据视域下针对自适应学习与学习者行为分析,对校园内群组的发展与混合式教学对SPOC平台的影
在过去的几年,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企业创造了极大的价值,使传统的企业商务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和无线应用技术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将会成为电子商务
回顾了 10年来我国钢铁粉末工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 ;分析了国内外铁粉生产品种和质量水平 ;提出了开发市场需要的粉末品种以及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今后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空间类型,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不可或缺需要的今天,城市公共空间正是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得以实现的依托,是城市艺术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定教育机构或教育工作者群体普遍认同和遵从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样式,它以教育目的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教育方法为具体实现形式,是
古文獻作爲文化的載體廣泛傳播,在流傳過程中往往會發生各種複雜的變化而失去原貌,勘正訛誤的校勘工作便應運而生。中國?睂W有着深厚的底蘊,悠久的歷史,形成了獨有的特點,取得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与导向。本文对教学设计中有关教学目标的游离现象进行了反思,提出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从课程标准、教材、学情和表述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