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个人形象对人们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健康的国家形象对于国家建立良好的国际政治关系也同样至关重要。正面的国家形象可以极大地促进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实现政治目标,强化政策的推行效果,而负面形象却容易导致不良的国际发展环境,减弱一个国家各方面发展的动力。因此,国家形象是主权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谋求政治与经济利益的重要力量,应当得到悉心的经营和维护。
如若一国的行为遭到他国的言词攻击,导致其国家形象受损,明智的国家应当积极采取防御策略来处理他国的责难,提供合理、巧妙且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性话语,尽力修复自身的国家形象。这种解释行为的目的在于避开或减轻问题情况、政治窘境对国家形象造成的伤害,因此它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危机处理策略。在第十五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哥本哈根峰会期间,由于各国间未能达成令人满意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作为现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名列第一、第二的中国与美国都受到了大量的问责,两国在气候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形象岌岌可危。通过研究两国主流报纸对该峰会的报道不难发现,面对各种各样的责难,中美两国为了维护和修复国家形象都分别运用了大量的解释策略。
之前对于解释策略和形象修复机制的研究主要关注某些个人、团体或者国家在一些突发事件中运用的解释性话语,属于单一维度的探讨。由于很少有学者针对不同国家的解释性话语进行系统性的、多维度的对比研究,对于不同国家在运用解释策略与形象修复机制时是否存在各异特点这一问题上,学界尚未有完整的讨论。为了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本次研究结合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以中国和美国在歌本哈根气候峰会期间提供的解释性话语为例,对两国运用的解释策略进行了充分、细致的对比总结。
基于经典的解释性话语分类理论,班尼特的突发事件形象修复理论及麦格劳的政治解释理论框架,本文研究成功地提出了形象修复解释策略框架,并运用此框架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使用的解释策略,清晰地归纳了两国在国家形象修复策略的运用方面存在的鲜明特点。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影响国家选择不同解释策略的四大因素,并为中国今后如何在突发事件中更好地运用解释策略来修复国家形象提出了四大有益的建议。故此,本文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分析讨论了备受关注的案例,不但弥补了解释性话语理论存在的部分缺憾,还为中国外交事业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