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生探究高山型原生淡水蟹类的适应性进化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qi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生淡水蟹类作为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具有水陆两栖生活、直接发育、扩散能力有限等特点,其分布容易受到地势与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是全球原生淡水蟹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国家,其中近溪蟹亚科Potamiscinae Bott,1970物种最为丰富,包括47属297个种及亚种,广布于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地区,不同谱系已成功适应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不同海拔的陆地淡水环境,呈现海拔多元化的特点。其中高山型淡水蟹类有16属24种,主要分布于横断山区,包括云南高原、川西高原和黔西高原海拔在1500~3000 m的山地环境,约占横断山区已记录属的84%。这些高山型原生淡水蟹类对高海拔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机制尚有待研究和探讨。线粒体作为能量代谢中心,是氧化磷酸化的主要场所,在ATP合成与热量产生过程中至关重要。线粒体具有一整套完整的遗传体系,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编码参与氧化磷酸化过程电子传递链四种膜蛋白复合物的部分亚基,参与能量代谢。大量研究显示,一些生活在气候条件恶劣的高海拔环境的脊椎动物以及卤虫,其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受到正选择作用,表明这些线粒体基因的分子进化对动物的高原适应性进化有一定贡献。然而,对于营水陆两栖生活的高山型淡水蟹类而言,其适应高海拔山地环境的进化过程仍不明了。我们推测,自然选择压力可能通过驱动关键线粒体基因的进化造就了高山型原生淡水蟹类对高海拔环境的适应性进化。近溪蟹亚科是全球原生淡水蟹类多样性最高的类群。然而,因缺乏足够的分子标记和系统学分析,其属种间的系统发生关系仍存在较大争议。线粒体基因组的序列和排列顺序信息可以为系统发生和适应性进化等问题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以涵盖东亚和我国近溪蟹亚科已知属65%和68%的淡水蟹类为研究对象(包括32属58种),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信息及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重建了近溪蟹亚科系统发生关系;推导近溪蟹亚科高频线粒体基因顺序重排的分子进化过程;并对该类群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进行选择压力检测,分析和探讨高山型原生淡水蟹类适应高海拔环境的分子进化机制。论文共分为四章,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测定了30种(隶属18属)原生淡水蟹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其中,近溪蟹亚科17属29种。综合本课题组已测定的数据,近溪蟹亚科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从已公布的4属6种增加到32属58种,在属、种层面扩大了8到10倍。(2)基于线粒体基因组13条蛋白编码基因与2条核糖体RNA基因序列,使用最大似然法与贝叶斯法重建了东亚近溪蟹亚科淡水蟹类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获得了近溪蟹亚科4个高分辨分支关系;分布在横断山区以外的属种构成一个单系类群,并与横断山区河流型的属种互为姐妹群,横断山区山地型的属种构成近溪蟹亚科的基部类群。该系统发生树为近溪蟹亚科线粒体基因组祖先型排列顺序的重建与高海拔适应性进化分析提供了框架。(3)比较研究发现,近溪蟹亚科具有高频的基因重排现象。利用CREx、Tree REx、EMP三种方式推导近溪蟹亚科9种线粒体基因组重排类型的进化历程。结果都支持仅发生trn Q转位的I型重排是近溪蟹亚科线粒体基因组的祖先型排列顺序;由trn V转位形成的IIa~c型重排主要发生在横断山区特有的山地型属种中,这些类群聚于一支,推测其多样性形成很可能经历了本地多样化的过程,此类基因重排可作为该分支的分子标记;小华溪蟹Sinopotamon parvum线粒体基因重排不同于该属其他物种,而与小石蟹属Tenuilapotamon共享同一种类型,提示小华溪蟹的分类地位需重新厘订;近溪蟹属Potamiscus物种(6种)呈现复杂的重排现象(4种类型),提示该属可能存在隐存多样性。线粒体基因的重排标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东亚高度多样化的淡水蟹类的进化历史。(4)利用PAML分析中的多种模型检测近溪蟹亚科高山型淡水蟹的线粒体基因组蛋白编码基因在高海拔环境中受到的选择压力,结果发现线粒体基因nad3、nad4l与nad5、cox1分别在两个高山型淡水蟹类前景支中受到正选择作用。提示这些线粒体基因在高山型淡水蟹类适应高海拔环境的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这些正选择基因也为进一步揭示原生淡水蟹适应高海拔环境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是一种重要的新现人兽共患病病原体,根据S.suis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可将其分为35种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的毒力不同,其中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2,S.suis 2)致病性最强。人被感染后可导致脑膜炎、心内膜炎以及败血症,严重者则因感染性休克而死亡。据报道,S.suis 2导致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感染人的死
学位
模式真菌灰盖鬼伞的细胞壁主要由β-葡聚糖、几丁质和蛋白质构成,其中β-葡聚糖为主要成分。同时灰盖鬼伞自身也能产生一些葡萄糖苷酶,参与细胞壁的重构、水解等生理过程。本论文通过研究灰盖鬼伞伞盖和菌柄中存在的同一种胞外β-葡萄糖苷酶BGL2(extracellularβ-glucosidase)的不同变体形式以及各自酶学性质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差异,从而揭示灰盖鬼伞可以通过翻译后剪切作用调控BGL2的变体形
学位
三七是我国宝贵的中药资源,其根、茎、叶等部位均可入药,皂苷类是其发挥药用作用的主要成分。本工作对三七根、三七叶提取物进行生物转化与分离纯化研究,将其中含量较高的皂苷Rb1、Rd、Fd等用微生物酶法转化成药效高的稀有皂苷F1、CK等,并对转化酶进行分离纯化。(1)用HPLC与LC-MS对三七根、三七叶提取物中的皂苷成分及转化产物稀有皂苷进行鉴定。从本课题组保藏的菌株中筛选了能够特异性转化三七根、三七
学位
真菌细胞壁是位于细胞质膜外的动态超分子结构,是真菌细胞的天然保护屏障,参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及形态发生等重要过程。在担子菌的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其菌柄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这一过程主要依靠细胞壁的重构使细胞得以伸长生长,而并非是细胞的分裂作用。在细胞壁重构过程中,细胞壁不仅要提供足够的刚性结构以维持细胞形状,也要具有一定可塑性使细胞壁得以扩张,其中涉及自身细胞壁组分的系列变化,如部分水解旧细胞壁组分、
学位
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是金属空气电池两个重要的阴极反应,但它们的动力学过程缓慢,成为阻碍金属-空气电池商业化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发价廉、高效和长寿命的ORR/OER双功能催化剂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聚焦于钙钛矿氧化物双功能催化剂的表面修饰改性及应用。旨在利用某些钙钛矿氧化物在还原气氛下可以析出纳米金属(或合金)颗粒的现象,通过原位磷化或生长碳纳米管,对钙钛矿氧化物进行表/界
学位
昆虫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肠道微生物对宿主昆虫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现在对于竹食性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尚未深入。本文采用16S r RNA测序手段,以10科竹食性昆虫为研究物种,讨论竹食性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以期可以揭示竹食性昆虫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其对取食竹子的可能适应机制,为今后的竹林害虫管理提供一些基础资料。竹食性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与多样性存在
学位
卡尔曼滤波算法是经典的滤波算法,将状态空间的概念映入到信号滤波的计算当中来,同时可根据过去的状态结合新的观测输入值对滤波的估计值进行优化,在雷达滤波、机器人控制、导弹制导、无人车导航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国内外学者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滤波的实时性、精确性和算法优化上,本文采用可重构的设计方法对卡尔曼滤波算法硬件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围绕卡尔曼滤波算法,主要完成以下两方面工作:第一,本文
学位
硅基光子学在近些年来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它在光通信、光网络、激光雷达、三维传感等方向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各种各样的硅光器件中,调控相位是实现功能的基本手段之一。本文主要研究探讨了两种基于热光效应的相位调控器件,其一是光子晶体热光开关,其二是光学相控阵器件。前者是光网络的基本部件之一,后者是实现激光雷达、三维传感等功能的有效器件。光开关作为光网络中的基本器件,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来提升它的各
学位
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是脱落酸(ABA)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限速酶,NCED基因家族在植物干旱、高盐、高温和寒冷等非生物胁迫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网络生物信息资源从陆地棉中分离鉴定了 31个NCED基因并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棉花NCED家族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蛋白序列均高度保守,在它们的启动子区域存在许多与非生物胁迫和ABA信号转导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对GhNCED家族基
学位
背景与目的:细胞在内源性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会产生成千上万的DNA损伤位点。如果DNA损伤得不到及时修复,将会严重威胁到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因此,细胞进化出了复杂的DNA损伤应答网络,从而保证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DNA损伤应答网络主要包括DNA损伤修复系统和DNA损伤检查点,前者通过迅速感应损伤DNA并起始损伤修复,后者通过减慢或停滞细胞周期给予DNA损伤细胞充足的修复时间。GSTpi是谷胱甘肽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