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大气组分等功能,能够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核算湿地生态资产,显化湿地生态资产价值及其构成则是科学制定湿地保护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深入分析湿地生态资产价值构成,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核算湿地生态资产价值对因地制宜制定湿地生态保护政策促进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意义。本文以鄱阳湖南矶湿地为研究对象,在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实地调查、文献数据运用等方式收集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采取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旅行费用法等方法核算南矶湿地生态资产使用价值,运用条件价值法核算南矶湿地生态资产非使用价值,并据此提出促进南矶湿地生态保护的政策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南矶湿地生态资产价值巨大,使用价值远远大于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中,间接使用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使用价值,是湿地生态资产价值主要的构成部分。南矶湿地生态资产总价值为907.71×108元.a-1,其中使用价值量为906.77×108元.a-1,所占比例为99.90%,非使用价值量为0.94×108元.a-1,所占比例为0.1%;使用价值中的间接使用价值占南矶湿地生态资产总价值比重为99.14%,直接使用价值占比为0.75%。(2)南矶湿地生态资产指标价值量排序为:调蓄洪水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固土保肥价值>水质净化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固碳释氧价值>科研教育价值>休闲旅游价值>气候调节价值>存在价值>植物产品价值>动物产品价值>遗产价值>选择价值。(3)按功能类型划分,南矶湿地生态资产价值构成中,调节功能价值>支持功能价值>文化功能价值>供给功能价值,其中调节功能价值占总价值比重为85.41%,其次是支持功能价值,占总价值比重为13.73%。(4)运用条件价值法调查人们对南矶湿地非使用价值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访者中每年人均支付意愿值为仅41.5元,愿意支付的比例为67.8%;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对南矶湿地的了解程度、是否打算前往南矶湿地保护区旅游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正向影响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在南矶湿地生态资产价值核算的基础上,结合其生态保护现状,提出加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人们对湿地的环保意识;加强南矶湿地的文化旅游宣传力度,因地制宜制定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生态旅游开发政策;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加强水资源污染防治,提高水资源质量;优化产业布局,防止污染源;加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实时监测湿地生态环境变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