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兴起,其惊世骇俗的风格和模糊不明的表意吸引了社会大众和文化研究学者的注意,伯明翰学派是对其研究影响最大、成果最丰富的学派,迪克·赫伯迪格作为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同样将青年亚文化作为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并对其做出诸多理论贡献。其中身份认同问题是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关键词之一,也贯穿在赫伯迪格理论始终,他为青年亚文化理论中的身份认同问题提供了不同维度的解读,赋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兴起,其惊世骇俗的风格和模糊不明的表意吸引了社会大众和文化研究学者的注意,伯明翰学派是对其研究影响最大、成果最丰富的学派,迪克·赫伯迪格作为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同样将青年亚文化作为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并对其做出诸多理论贡献。其中身份认同问题是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关键词之一,也贯穿在赫伯迪格理论始终,他为青年亚文化理论中的身份认同问题提供了不同维度的解读,赋予其丰富的内蕴和多样的阐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赫伯迪格青年亚文化理论中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探讨。论文主体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围绕赫伯迪格青年亚文化理论中身份认同问题的生成背景展开。战后英国轰轰烈烈的改革为青年亚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解读这种文化现象及其背后动因和文化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伯明翰学派对此建构了结构和阶级、风格与抵抗的话语模式。赫伯迪格对这种思路一脉相承并进一步发展,对身份认同问题做出了深化结构主义运用、扩展研究对象范围、推动后现代主义转向等创新,并对其集体性、反抗性以及与社会关系的同构性进行研究。第二章为赫伯迪格身份认同问题的阶级维度。青年亚文化基于工人阶级立场产生,阶级身份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伯明翰学派强调青年亚文化与工人阶级母体文化和阶级结构文化的紧密关系,赫伯迪格则认为在此基础上,更应该看到青年亚文化在特定时期的历史特殊性,看到它在阶级诉求和风格表现与父辈文化的不同之处。这种身份特性凝聚在风格中加以表现,赫伯迪格从符号学视角出发,认为反主流的文化抵抗和身份表达以深层的阶级对抗为根基,“风格”既是亚文化的表征方式也是身份实现、阶级对抗的重要途径,拼贴、同构、表意实践等则是具体表达形式。这种阶级身份和地位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与主导文化“抵抗与收编”的抗衡之中,与宰制力量的权力交锋之中,具有流动性。第三章为赫伯迪格身份认同问题的种族维度。英国因为早期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殖民体系以及战后福利社会的建设而吸引了大量移民,移民在社会中的艰苦生存环境和弱势地位让他们和同为边缘群体的白人工人阶级相遇,赫伯迪格敏锐地发现了白人青年亚文化与移民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移民通过拉斯特法里教以及民族性的音乐、服饰等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民族身份,其中的异质性恰好为白人抵抗所需,二者互相影响、交融,产生了风格的相似和意识形态的共鸣,具有象征同构的关系。赫伯迪格首次在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研究中引入种族维度,突破了亚文化阐释的阶级本质主义和历史本质主义,看到了当下多重因素对亚文化的影响。第四章为赫伯迪格“后伯明翰时代”的身份认同问题。伴随着朋克文化的消逝,赫伯迪格前期青年亚文化理论中的抵抗模式也随之失语,他对此反思在霸权主义框架下怎样看待广泛存在的娱乐和快感因素,在此情况下反抗精神又在何种语境中得以实现,最终他引入福柯理论,从身体快感和话语建构两个角度重新构建对于亚文化的解读模式。一方面,快感弥合了此前亚文化“风格”和政治性之间的裂缝,身体是快感存在的载体,同时也是青少年表现身份和占据权力的底线;另一方面,赫伯迪格发现青少年的形象和身份不仅由自己树立,更处于社会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商业资本以及大众媒介的“他者”监控和广泛话语建构中。赫伯迪格通过两方面的补充弥补了霸权理论的不足之处,力求更加客观准确地探求和理解青年生存状况和身份表达。第五章为赫伯迪格身份认同问题的意义和局限。赫伯迪格对身份认同问题进行了理论和视角的开拓创新,做出了深化结构主义、推动后现代转向以及首次纳入种族维度、融入多种社会差异和当下性因素等贡献,尽管受到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主客观因素影响,赫伯迪格理论存在实证研究不足、政治倾向过重以及忽视性别维度等局限,但瑕不掩瑜,赫伯迪格理论为亚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奠定思想基础,为后人提供宝贵的理论资源,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和借鉴性。
其他文献
隐喻理论在近现代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等人的研究中逐渐发展出一套系统化的认知语言学,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信息传达的手段,对于表达情感、心理、思想等抽象形态的事物有着具象化、生动化的优势。查尔斯·福尔切维尔(Charles Forceville)在隐喻认知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从广告中的视觉隐喻角度发展出的多模态隐喻理论的更是与现代传媒综合模态相结合,能够通
近年来,我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经济主体,其环境责任行为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关注。企业履行环境责任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由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存在超额利润差,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为获取资本收益进行金融化,出现了“脱实向虚”的苗头,产业资本大量流入金融、房地产领域,导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难以推进。本文首先在梳理国内外企业金融化和环
物质性是当代西方媒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理论家们思考数字时代、考察技术媒介、分析传播场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之一。但在文学研究领域,文学性与物质性总是二元对立,文学世界是一个与物质世界对立而生的情感空间,这一观念使得物质性问题成为文学研究的盲点。在此背景下凯瑟琳·海勒探讨了文学的物质性取向,并对文学物质性问题进行本体论的研究。受物转向思潮的影响,海勒拒绝物质性与文学性的二元对立思想,认为物质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衍生于货币、股票、利率、贵金属等传统金融产品,并且以自身杠杆性的信用交易为特征的新型金融交易工具——期货、期权,经历了一个从诞生到迅速发展的过程。金融衍生品以其特有的信用交易以及套期保值等特点逐渐成为了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推动力。其中期权因其和其他衍生品不同的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套期保值、杠杆投机等方面。同时,现有文献中对于股票的横截面收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我国的债券市场已经进入违约常态化,“刚性兑付”已经不复存在,信用评级作为衡量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受到众多投资者与监管机构的重视。信用评级能够解决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增量信息。其中,主体信用评级由于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长期信用风险,是包括投资者在内众多市场参与者更为关注的对象。随着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不断发展,拥有资质的评级机构越来越多,信用评级质量问题浮出水面。近年来,
主体作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哲学命题之一,是人们在逐步感知、认知外部环境过程中不断建构起来的自我。作为主体物理维度的身体,以及主体精神维度的意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推动主体的感知和认知层面的建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作为一个关键因素日益参与到主体的建构过程中,凭借发达的生物医学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改写着主体的身体和意识,带来感知主体的混乱以及认知主体的动摇。不过碍于社会现实的约束,很多技术只
布莱希特是二十世纪一位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著名戏剧家,其戏剧理论与戏剧实践带有革命倾向,在戏剧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技术”入手,阐述布莱希特利用新的戏剧技术创造新的戏剧形式。这种戏剧形式打破了亚里士多德式的传统戏剧的羁梏,实现了戏剧审美与教育的双重功能。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技术问题的提出。首先,在法西斯的残酷统治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走向科学的艺术是布莱希特在政治思
段位性作为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重要形式特征,作为诗歌叙事学领域的核心理论,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将诗歌分成线、空间和可能意义的离散片段的方式——来看待诗歌,同时,特别强调换行、换节、句法选择等多种对诗歌成分进行选择、部署和重组的操作。本文主要关注现代汉诗文本的三大要素:段位性、叙事性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评估段位性时,本文主要关注它在视觉上、听觉上、语义上以及意象层面的形式特征;在评估叙事性时
本文从信息网络的角度关注了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互动带来的股市波动。许多研究认为,网络在金融市场信息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社交网络是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基金网络成员存在某种信息交流方式,通过信息共享和普遍的社会学习,一种策略或观点会通过信息网络进行传播,进而对其他成员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之为网络效应。而信息网络对资产价格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网络成员间的信息互动会通过交易行为最终延伸到
在德勒兹的哲学探讨中,文学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强调文学与哲学的互动,在文学中获得思想灵感,以求解决哲学困境。在德勒兹看来,文学就是划出“逃逸线”,其价值在于解放生命、赋予生命全新的可能性。本文以德勒兹“逃逸线”理论为研究对象,旨在厘清“逃逸线”思想的内涵从而感受德勒兹解构主义文学观的魅力,共分三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围绕德勒兹“逃逸线”理论的生成展开。首先介绍理论基础:“逃逸线”理论强调欲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