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中日贸易结构及经济依存度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iaaa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贸易往来历史。中日恢复邦交前,民间贸易是两国贸易的主体。20世纪50年代签署的四次民间贸易协议和渔业协议,均旨在通过发展民间贸易带动两国政府间层面的贸易往来,有着强烈的“以民促官”色彩。20世纪60年代,两国展开了照顾贸易、友好贸易及备忘录贸易,随着政府的支持,该时期两国贸易带有“半官半民”色彩。20世纪70年代中日恢复邦交前,两国签署了四次中日民间贸易协议、两次渔业协议、钢铁长期易货协议、友好贸易议定书、备忘录贸易协定等,进一步促进了两国贸易的发展,具有“官民并举”的特点。中日恢复邦交后,两国通过《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宣言》等政治性文件的签署及《中日贸易协定》、《中日长期贸易协定》等贸易协议的签署,将中日贸易转向“政府主导、官民并举”的新时期。进入21世纪,两国经济关系中贸易的重要性不断增加。  20世纪70年代起到20世纪末,中日货物贸易结构呈以下特点:第一,中国对日出口商品中,原油所占比重由第一位逐渐下降,纺织原料及纺织品所占比重上升显著,20世纪末成为中国对日出口第一大商品;第二,20世纪90年代随着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增加,中国对日出口商品中机器设备、金属、化学制品不断增加,机械设备于1995年成为中国对日出口第二大商品,中日贸易结构开始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第三,日本对华出口商品以钢铁、化学工业品、电器、机器设备等重工业品为主,机器设备在多个年份位居日本对华出口商品之首;第四,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对华出口商品中轻工业品所占比重上升,主要为化纤纺织品,这种产业内贸易的扩大还出现在机器设备和化学制品项类中,中日贸易的相互依存关系初现端倪;第五,20世纪80年代起,中日贸易不平衡问题开始凸现,日本对华贸易赤字持续迅速增长。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中日货物贸易取得迅猛发展,服务贸易也逐渐成为中日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中国步入经济转型期和产业结构调整期,日本长期受经济低迷困扰,加之政治外交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两国贸易结构及经济依存度均发生了变化。  贸易结构(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指构成贸易活动各要素间的比例及相互联系,涉及到两国间贸易结构时,主要表现为贸易商品结构( Commodity 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及贸易模式结构( Model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两国间贸易结构可以综合反映出两国的产业结构状况、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商品比较优势及经济依赖关系。  本文从中日贸易结构角度探讨中日两国经济对彼此依存度,既采用实证分析对21世纪以来中日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的商品结构和模式结构的演变、现状和特点作出客观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中日经济依存度,也通过理论推导的方法比较中日对彼此经济依存度的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两国经济上的依赖性是否具有对称关系。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概述该选题的研究背景,简要界定“贸易结构”、“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模式结构”、“比较优势”及“经济依存度”等核心概念,明确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并对中日贸易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阐述本选题的研究内容及其在中日贸易研究领域的意义,简要说明本文数据来源和选择原则。  第二部分为正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和第二章对21世纪以来11年间有关中日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的大量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统计、计算、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从商品结构和模式结构两个角度对中日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演变进行分析,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21世纪以来中日两国贸易结构的现状、演变和特点。  第三章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将中日贸易与两国和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状况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从整体上把握11年间中日贸易在两国对外贸易中地位的变化;其次,从实证角度探究21世纪以来中日两国经济依存度的演变,并结合第一章和第二章对中日两国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的商品结构和模式结构的分析结果,从理论角度探讨两国经济依存度的变化特点和原因。  第三部分为结论,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其一,货物贸易方面,21世纪以来中国对日出口商品结构出现变化,初级产品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逐年上升,对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正在扩大;中国从日进口商品结构比较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下降,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是中国从日进口主要对象。中日间初级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且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等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且产业内贸易水平呈上升趋势。11年间中日贸易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平缓上升,但整体上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初具成效,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与日本的工业化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其二,服务贸易方面,21世纪以来中国对日出口中传统服务贸易占比整体大于新型服务贸易,二者比重差距缩小,体现了中国对日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中国从日进口商品结构中传统服务贸易占比始终大于新型服务贸易,且二者比重差距逐渐扩大。中日传统服务贸易的两大项类均属于较高水平的产业内贸易,新型服务贸易中除信息服务、专利服务和文化演出属于产业间贸易,其余项类产业内贸易水平均较高,这与中方劳动力资源与日方资本、技术、知识资源形成了优势互补不无关联。11年间中日服务贸易整体上属于较高水平的产业内贸易,中日服务贸易模式结构总体比较稳定。  其三,中日经济依存度方面,21世纪以来日本从中国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降至第五大货物贸易伙伴;截至2011年,日本为中国第五大服务贸易伙伴,是中国第四大服务进口来源地和第五大服务出口目的地。中国对日经济依存度在达到2004年的历史最高值后不断下降。同时,中国由日本的第五大货物贸易伙伴上升为日本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截至2011年,中国为日本第四大服务贸易伙伴,是日本第三大服务进口来源地和第五大服务出口目的地。日本对华经济依存度逐年上升,2011年升至历史最高值。整体上,中国对日经济依存度呈整体下降趋势,日本对华经济依存度呈上升趋势,且二者差距仍在扩大。一方面日本的经济复苏依赖中国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由于中日贸易的产业内贸易仍具有较强的垂直型分工特征,中国在核心技术方面仍受制于日本,在生产加工工业制成品的过程中依赖日本的关键零部件和高新技术。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国际时事热点亦会引发各国新闻媒体的关注,英语作为一门广泛应用的国际语言已成为了传达新闻和信息的重要媒介。在这样的背
写作是学生在吸收所学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再创造的过程,是衡量一个人语言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流畅的把句子组织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有逻辑有意
许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于交际。随着国际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日益频繁,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得到重视。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语言能力之外,更
《灵感女孩》是美国著名华裔作家谭恩美继《喜福会》、《灶神之妻》之后所推出的另一部力作,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同父异母的姐妹奥利维亚和邝之间由冲突走向融合的过程,表现了中
《误投尘世》发表于1953年,是约翰·韦恩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在传统上被认为是“愤怒的青年”的第一本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也引起了不同凡响。小说带有较重的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第三语言在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第三语言的学习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影响着第二语言的习得,有时甚至会导致产生一些错误,包括语音错误、语法
为了操作安全或对电流进行控制,现在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地使用各种电流感测装置。电流感测常用于以下两方面:1)过电流保护,监测流过发动机或电源输出线的电流,如果负载过大就降低电压;2)多相负载平衡,监测每条有电流的线上的安培数值,并对实时响应产生影响。使用电流感测电阻能够提供简单的电流感测电阻能够提供简单的的电流感测信号,对电流变化作出线性响应,从而能够保证电路在很大温度范围内可靠工作。
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是美国当代最为神秘和离群索居的作家,同时也是当今美国文坛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和他神秘而不为人知的身世不同的是,他的作品在美国
  鲁迅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因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和政治危机的强烈抨击和其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声名显赫,从语言学角度来看,鲁迅在文学上的突出贡献还表现在将日常
低压降电压调节器的制造商不会为每项设计应用都列出技术规范.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不断修订的数据表信息计算出调节器的压降--调节器的输出电压落到规定之外的数值.设计人员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