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控制的中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vin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金融业受到重创,实体经济严重受损。危机促进了金融监管的反思和变革,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修订形成了《巴塞尔协议Ⅲ》,其中重要的一项改进就是引入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以此来有效弥补单一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的不足。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同样也面临了经济衰退和金融风险的严峻考验。2011年中国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将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作为重要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推进实施。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置于三大攻坚战之首,重中之重是防控金融风险。因此,中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有效发挥风险控制作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而基于风险控制研究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能够丰富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理论和风险控制理论,有利于强化中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和资本充足率监管,进而提升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水平。
  本文从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入手,根据金融危机爆发时商业银行杠杆率低且各类银行风险积聚的特征,回顾了风险控制理论发展演进以及《巴塞尔协议》的风险控制理论,分析了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与资本充足率监管相互补充的风险控制影响机制,并分别分析了杠杆率监管对风险控制尤其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控制的作用,构建了基于风险控制的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理论基础,拓展了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对风险控制的经济学解释。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实施现状深入分析,以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的出台为界线,对比杠杆率监管引入前后中国银行业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和宁波银行等5家上市商业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昆仑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武汉农商银行、广东顺德农商银行等5家非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和风险控制状况,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对风险控制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中国杠杆率监管与资本充足率监管如何相互补充发挥风险控制作用。在理论探究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选择16家上市银行和10家非上市银行共计26家商业银行2007年—2018年的杠杆率、资本充足率和相关风险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而验证中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控制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通过比较美国、加拿大、瑞士、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风险控制状况及监管作用效果等,分析各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对风险控制的作用,发现对中国监管实践的启示。综合上述理论、现状、实证等分析,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提出风险控制视角下完善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商业银行杠杆率水平较高、重点风险可控,杠杆率监管较好地发挥了控制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积极作用。中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对风险控制作用的发挥受到资本充足率等微观因素和经济周期等宏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也存在风险管理水平不高、监管有效性不足等问题,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更好地发挥这一监管政策的风险控制作用,本文在风险控制视角下提出政策建议:首先,要构建全面风险控制框架,有效发挥杠杆率监管作用。其次,要更加有效发挥控制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作用:一是保持商业银行适度杠杆率,持续防范控制信用风险;二是及时调整商业银行杠杆率,准确研判控制市场风险;三是树立逆周期和分类监管思维,有效化解控制流动性风险。最后,要注重不同银行及风险差别,提升杠杆率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提出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与资本充足率监管理论上同宗同源,最早均源自资本比例,杠杆率监管与资本充足率监管在是否有统一的计算方法、是否依赖模型、是否有风险敏感性、是否重视风险差异等多个方面形成互补作用,而且各自对另一方形成了限制监管套利的作用。第二,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引入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前后两个阶段银行业及10家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状况,发现杠杆率监管能够将外部监管压力有效传导到商业银行内部,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形成不同的控制作用,杠杆率监管已同资本充足率监管一并成为中国银行业风险监管框架的重要支柱。第三,在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实证分析中,选取26家商业银行相关数据,综合运用GMM、O LS、FE和3S LS等方法实证检验,发现杠杆率监管降低了杠杆率与信用风险的正相关强度,可有效控制信用风险;杠杆率监管对各类市场风险的作用有所不同,会增加商品风险和权益风险;杠杆率具有顺周期特征,对于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覆盖率存在消极影响等,并验证了杠杆率与资本充足率的相互补充作用以及上市和非上市商业银行的不同影响,进而提出完善中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的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我国的股指期货产品自2010年正式上市交易到2015年,交易量一直保持稳步上升态势,在2015年异常活跃,成交额达历史之最,同期沪深A股却出现“千股跌停”的惨状。这期间,为大众熟知的“伊世顿公司操纵期货市场案”的涉案人员通过高频交易赚取的总利润超亿元,令投资者叹为观止,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相关监管政策在股指期货这一新兴市场中的缺陷。监管机构经过调查和研究得出:股指期货交易在2015年股市暴跌中发挥了助
学位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而股价走势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以及明显的非线性特点,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具有自动提取特征和学习能力强大的特点,非常适合处理股票价格等复杂数据。BP 神经网络算法在股价预测上具有较为成熟的应用,而 LSTM 作为一种时间递归神经网络,可以接受更广泛的时间序列输入,更适用于处理非线性时序信息,但在股市预测中的应用较少,因此对应用于股市预测领域有一定的探索和实践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但居民收入差距仍持高不下,2017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67,2008-2017年我国基尼系数维持在国际警戒线0.4以上,其中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贡献最大,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目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作为影响城乡收入的重要因素而受到关注。很多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城镇化的测度进行了详细研究,有的学者认为人口城镇化率可以很好反映城镇化水平
“这项研究基于FDI,HDI和FR对南亚国家经济进步的确定和结果,利用2000年至2018年的董事会信息,该调查计划旨在打破FDI,FR和HDI与经济进步之间的联系。研究涵盖了时间跨度为2001-2018年,因为世界银行和WDI被认为是沿着这些方向发展的真正信息分类的源泉,所以从这一可靠的来源收集了有关参考因素的辅助信息,结果表明FDI与人力资本发展指数一起流入外国直接投资在大国特别是新兴国家中,
学位
本论文旨在研究巴基斯坦政治区制的改变对石油价格波动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影响。本文基于考察期内巴基斯坦19年的相关数据,首先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手段分析了变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和特征,进一步使用GARCH模型进行了相关预测。结论证实了国际政治对石油价格波动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油价波动对宏观经济变量,如工资,CPI指数,购买意愿和实际支付,预算赤字和经济拉动,通货膨胀率以及其他宏观经济因素都有显
学位
改革开放40余年,非国有企业吸纳农业劳动力,推动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使我国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8%提高到2019年的60.6%。但我国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仍存在较大生产率差距,且相对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农业劳动力比重偏高,在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过程中,仍需继续转移农业劳动力、推动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一元经济转化,但非国有企业出现了用工难、劳动者积极性不高、质量意识与工匠精神缺乏,生产的产
家庭等值规模是将不同人口结构的家庭实际人口规模转换为以一定参照家庭为基准的标准化家庭人口规模。家庭等值规模充分考虑不同家庭成员的消费异质性和家庭规模经济效应,赋予不同类型的家庭成员以不同的标准化值,是用来解释不同类型的家庭成员为达到相同的消费水平所需的相对金额的预算平减指数。家庭等值规模在国际上被广泛用于不平等、贫困以及家庭福利的测度研究中,包括OECD成员国以及欧盟成员国的多数发达国家将家庭等值
当前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资这一单一因素吸引其转移的难度越来越大,转移的农业劳动力永久性迁移意愿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伴随农业劳动力数量的逐渐减少以及转移过程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农业劳动力所关注的因素已经从单一工资维度转向了就业质量维度,低质量就业问题成为农业劳动力不愿进行乡城转移及永久性迁移的重要原因,只有提高就业质量才能实现农业劳动力的持续、高质量转移。这是新形势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不平衡数据的分类问题在实际的很多领域中经常出现,对于该类不平衡的数据集,由于类别间样本分布的非均衡性,经常导致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不能学习到有效信息,致使模型的分类预测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且通常会偏向于多数类样本,对少数类样本难以识别。除了类别间的不平衡率,不平衡数据集复杂的结构特征也是影响模型分类效果的关键因素,例如类别重叠导致决策边界的难以确定、稀有样本与噪音样本的识别,以及类内不平衡等问题,尤其是
古典经济学将自由竞争的市场视为“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认为通过分工与交换可以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配置,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对市场的过度强调导致其忽视了资源的组织过程,忽略了生产经营、组织交换、管理决策的重要性,没有重视企业家在微观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正如德鲁克所言,这些研究致力于经济变量均衡点的寻找,忽略了经济实践中均衡点的实现过程。实质上,经济发展循环的启动过程,以及社会进步的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