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意小品画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画绘画科目,是中国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中国画教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其造型、笔墨、线条、色彩都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是中国画教学的重点部分,也是中国画教学中的难点。作为中学写意小品画教学,不仅是中国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培养高尚人格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效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已有很多中学写意画教学的研究,但是在研究中还是存在着教学内容少、课时不足、教学内容与方法不适应中小学生的学习水平,过于关注笔墨技法的运用,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对中学写意小品画中的教学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写意小品画教学现状的观察与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初中写意小品画教学做积极的探讨,为教师提供一种具有时效的教学设计方法,为初中写意画教学设计提供技术支持,以弥补现有研究在一线教学实践上的不足。论文共分为五部分前言:该部分主要分析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下,写意小品画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画绘画科目,在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作用。作者针对在写意画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试图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改进写意小品画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中学写意小品画教学提供可供借鉴的课程设计模式。第一部分:开设写意小品画教学的意义,主要从如何由写意小品画的学习来传承与交流民族文化,促进学生审美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绘画技能与实践能力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开设写意小品画课教学的意义。第二部分:描述分析初中写意小品画教学现状,谈谈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影响及学生自身因素与教师因素对写意小品画教学发展的制约。第三部分:根据学校实际的教学情况以个人的体会和思考,分析了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为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所采取的几种实践方法及案例。结语,总结了在开设写意小品画教学后学生发生的变化,强调了写意小品画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