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基于国家距离视角的分析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R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对生命及其与自然关系认知智慧的典型代表,已经成为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标志之一。纵观近代中西文化及科学交流史,中医是我国真正对西方社会和科技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领域,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积极推动中医走向世界,对彰显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推动中医国际化的发展。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差异,中医在大多数国家仍处于补充和替代地位,面临的法律、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壁垒,影响了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传播,影响了中医国际化的进程。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医国际化,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案例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医国际化的发展概况分析、中医国际化的五大资源与国家距离的理论分析、中医国际化国家距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及中医国际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提出加快推进中医国际化的发展策略。相关主要内容如下:
  (1)中医国际化的发展概况分析
  从己开展的中国际化工作、已签署的政府间合作协议、己出台的中医国际化政策,以及已具备的中医国际化基础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内中医国际化的实践,从中医教育、中医从业人员、中医科研,以及中医立法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外中医发展概况;总结了目前中医国际化进程中具有的四大特点:①中医教育蓬勃发展,形成三种主要范式;②中医临床广泛开展,但以针灸临床为主;③中医科研逐步开展,呈现良好发展势头;④中医立法缓慢推进,但前景呈乐观趋势。
  (2)中医国际化的五大资源与国家距离的理论分析
  从供给侧分析中医国际化具备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以及生态资源优势,从需求侧分析中医国际化面临的文化、行政、地理和经济距离。基于意义建构理论,通过对中医药的卫生、科技、以及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减少或消除中医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文化距离、行政距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
  (3)中医国际化国家距离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从文化距离、心理距离、制度距离、管理距离、经济距离,以及地理距离等六个方面,对中医国际化国家距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东西方医学的文化差异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著影响;②中医的核心诊疗方法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著影响;③中医疗效的心理信任度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著影响;④东道国的卫生制度支持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著影响;⑤东道国的政策支持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著影响;⑥中医药规范化管理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著影响;⑦国际中医机构管理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著影响;⑧中医诊疗费用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著影响。而其他变量的影响则不显著。
  (4)中医国际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目前中医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内的问题主要涉及标准化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翻译问题、自身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国际化人才问题等五个方面,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国外的问题则主要涉及中医学的科学内涵尚未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中医蓬勃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拓展、国外中医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国外中医从业者的临床诊疗能力有待提高、中医的话语权问题,以及针灸的西化问题等六个方面,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5)加快推动中医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基于政府主管部门、中医行业组织和中医机构,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快推动中医国际化发展的策略。政府需要加强与国外政府间以及国际组织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营造有利于中医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医行业组织需要发挥行业组织的独特作用,加强中医药标准化以及中医国际认证等方面的工作。中医机构则需要发挥其在中医国际化过程中的角色主体作用,通过充分发挥中医临床疗效优势、大力开展中医国际教育、深入开展高水平中医科研合作,以及推动中医跨文化传播等,加快推进中医国际化的进程。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于我国SO2污染的现状,采用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将SO2转化为易处理的SO3,意图开发一种经济、高效的脱硫技术。与传统的脱硫技术相比,光催化氧化脱硫技术具有能耗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可减少二次污染等突出特点。首先对碘量法和采用单气体SO2烟气分析仪这两种检测8O2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得出的数据相近,而采用单气体SO2烟气分析仪比碘量法方便、快捷很多,因此确定本试验
学位
本文利用CB-IV机理在复杂地势下对O3浓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旨在了解在研究区域内(52km×37km)的典型日期中作为主要的光化学氧化剂的O3在大气的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并探讨O3的产生与前体物及气象条件的关系,藉以为制定控制O3污染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首先利用中尺度准静力动力学模式,采用地形追随的垂直坐标变换、大气平流扩散数值法,模拟(格距500m×500m)计算
学位
民国时期是我国针灸教育转型的重要阶段,此时众多的针灸教育家为传承和传播针灸学术,创办针灸学校,撰写针灸教材,对建国后针灸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以往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医教育进行了考察,虽或多或少涉及到对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讨论,但是全面系统研究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成果尚缺如。本文旨在通过对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分析,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办学形式、针灸教材的考察,探讨民国时期针灸教材中经络腧穴学、刺灸法及
学位
研究目的:  探讨对心理情绪障碍即抑郁症的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和其它传统中医技术。验证精神和肉体之间的联系,在病人身上施以针灸包括放血等治疗方法,验证传统中医技术在治疗抑郁症患者上的有效性。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中,总共有7位病人作为我的研究对象。对每一位病人的治疗前,我都会对他们进行传统中医方面的诊断,根据他们的症状和身体情况判断该病人是否适合进行放血治疗。放血疗法一般来说适合用于有过盛
学位
研究目的:探寻治疗频率,总治疗次数或其它治疗中可能的因素对面部瘫痪患者的的恢复率的影响。  研究方法:在中国公立医院对使用针灸治疗的面部麻痹病例进行时长为两个月的观察。在过程中重点观察治疗的操作方法,治疗的频率,和病人对治疗的满意度,最后总体评估进展情况。在中国选取的病例数量为2l例,在经过筛选后留下17例用于研究(11名男性,6名女性)。再将这些结果与以前在美国从各种私人诊所中治疗的面部麻痹患者
学位
小儿推拿是传统中医学的特色疗法之一,其作为古代中国传承下来的一种特色医学,一般认为小儿推拿最早见于《小儿推拿秘旨》,为明代龚云林所著,其历史源远而流长,临床疗效也较为显著。小儿便秘在儿科临床较为常见,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便秘指小儿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时间在2天或2天以上,或虽有便意而排不出来的病症。小儿便秘的推拿治疗方法历史悠久,其作为中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医学的发展和人
学位
研究目的:  目前,针灸治疗在国外已经越来越受重视,而新针灸学派董氏奇穴也在其中之一,由于它简便易懂,无传统针灸繁多的阐述,使其迅速流行于世界各国。虽董氏奇穴的疗效已被证实和利用于临床治疗,但它的理论却未被重视,而董氏奇穴到底与传统经穴有多少不同之处,也少有人研究,总是在临床研究上做文章,故此文以对比董氏奇穴与传统经穴之异同为目的,探讨两者的相关点,重点偏重于穴位方面的对比,找出其异同之处,以利于
学位
研究目的:  全面系统整理外关穴应用的古代文献、国内和国际的现代文献、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应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文献学依据。  研究方法:  以“外关穴”为关键词,检索关于应用外关穴的古今文献,对其应用机制,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然后从理论机制、临床应用和机理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研究结果:  现代机理研究表明,针刺外关穴能对脑血管血流产生影响,并可以激活相应脑区的反应,这一发现为针灸临床应
学位
研究目的:  本研究充分分析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发现焦虑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发生和病情反复可能是由于在肝失疏泄的基础上,出现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引起,并且睡眠障碍亦是引起病变发生和复发的因素。因此本研究创新性选用常规治疗急重热证、痛症以及癫狂痫症的四关穴来治疗慢性神志疾病,进一步探讨针刺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睡眠障碍与焦虑症的相关性,以作为针灸临床治疗焦虑症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采用SAS9
学位
目的:  整理古代灸法文献,总结古代灸法病症谱,厘清古代灸法适应症的范围与特点,并以炎症这一病理机制为切入点,说明炎症是适合使用灸法的病症类型与阶段,阐明灸法在改善炎症、调整免疫功能上的优势,以利灸法在临床上的运用与拓展。  方法:  运用中医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与现代统计学的方法,整理总结古代灸法病症谱,包含古代灸方病症谱与古代灸法医案病症谱,再分析古代灸法病症谱中的炎症相关疾病。  本课题由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