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语中存在着许多带有“气”字的惯用词组。对于我们学习日语的外国人来说,这些惯用词组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日本语言和日本文化的特点。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相关辞典,对日语中存在的大量“气”字惯用词组进行了数量及意义的考察和分析。在意义分析部分,首先探讨了“气”字惯用词组的语义特征,然后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阐述了“隐喻”及“借代”与这些惯用词组的关联。全文分为六部分。1、序言介绍本文的研究契机,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2、前人的研究概况和定义迄今为止,对日语中带有“气”字的惯用词组所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尤其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可谓少之又少。笔者尝试从认知语言学这一新的视角来分析“气”的惯用词组。另外,本文在前人所下定义的基础上,对惯用词组进行了重新界定。3、调查概要为了突出重点,本文限定了调查的对象,首先对由单独的“气”字构成的惯用词组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然后从五部辞典中把符合条件的惯用词组一一选出,按照词性分为五类。4、数量分析通过对“气”字惯用词组进行量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气”的惯用词组主要集中在动词上。另外,构成动词性惯用词组的动词除了肯定形式以外,还表现为否定,被动,使役等形式。从惯用词组整体来看,成对出现的表达方式占有很大比例。从形式上看,形容词容易构成反义词,它构成了形容词性“气”字惯用词组往往成对出现的原因。与此相对,日语的自他动词导致了动词性“气”字惯用词组经常以成对的形式出现。5、语义分析这一部分首先把数量较多的形容词性“气”字惯用词组、动词性惯用词组按照语义分为6类。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动词性“气”字惯用词组中,表示“感情”意思的最多,占总数的62%,其中表示消极感情的数量最多。而形容词性惯用词组则更多表示人的性格。另外,自他成对出现的动词性“气”字惯用词组在语义上并不完全相同,形式上成对出现的形容词性“气”字惯用词组在语义上也并未完全构成反义。另外,正如日本学者芳贺绥所述,语言一方面反映着国民性,另一方面又起着传承国民性的作用。比如:通过“气”字惯用词组我们可以窥测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的国民性。最后,举例分析了“气”字惯用词组语义形成的动机。它集中表现为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性动机和以相邻性为基础的借代性动机。6、结尾原本表示自然现象的“气”字传到日本后,被日本人频繁使用于表示精神方面的惯用词组。有人认为这是日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在语言上的反映。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相关资料,对日语中大量存在的带有“气”字的惯用词组进行了数量及意义上的分析。在意义考察部分,除了分析了“气”字惯用词组的语义特征外,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气”字惯用词组形成的动机。有学者认为“由单个词的意思无法理解惯用词组的真正含义”。通过本文的考察和分析,笔者认为: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角度我们可以抓住“气”字惯用词组的语义特征。由于时间及笔者的能力所限,本文只是对由“气”字本身所构成的惯用词组进行了重点的考察和分析,今后将从其它角度对“气”字惯用词组做进一步的考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