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躁狂相患者肠道菌群特征的研究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i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复杂,有多种病程演变,是一种终生反复发作的疾病,会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和生存质量降低,其病因及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缺少明确的客观诊断指标。随着研究者对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联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微生物-肠-脑轴越来越被认可。目前,基于微生物-肠-脑轴途径探究双相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多是横断面研究,且多集中在双相障碍抑郁相,对躁狂相患者肠道菌群特征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1.对比双相障碍躁狂相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特征的差异。2.探究躁狂症状缓解后肠道菌群的改变。3.探究肠道菌群的变化与双相障碍患者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36例双相障碍躁狂相住院患者为患者组,同期从住院患者非直系陪护家属中招募30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由精神科医生进行临床信息采集,运用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定躁狂严重程度,利用17项Hamilton抑郁量表(HRSD-17)评定抑郁严重程度。于入组48小时内收集所有受试者的大便标本,并于30分钟内保存在-80℃冰箱内。所有患者每周进行一次YMRS和HRSD-17评分,待YMRS<6且HRSD-17<7时,再次收集患者的大便样本。待样本收集完成后,使用Miseq测序仪并运用16S r DNA测序法进行肠道菌群测序分析。然后,采用QIIME2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患者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后肠道菌群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分析肠道菌群变化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患者肠道菌群丰度(P=0.047,P=0.040)和多样性(P=0.047,P=0.014)均高于与健康对照组。2.LEf Se分析发现在治疗前后患者组共有71种差异显著的标志性物种,急性发作期患者组富集的菌群有35种,缓解期患者组富集的菌群有36种(LDA score>2,P<0.05),未发现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的菌群。3.存在差异的菌属与YMRS评分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的线性相关;疾病病程与Monoglobus(r=0.546,P=0.001)、Barnesiella(r=0.449,P=0.007)、Corynebacterium(r=0.410,P=0.014)、Eisenbergiella(r=0.360,P=0.034)、Oscillospiraceae_g_uncultured(r=0.423,P=0.011)、Family_XIII_UCG_001(r=0.356,P=0.036)丰度呈正相关;BMI指数与Barnesiella(r=-0.382,P=0.023)、UCG_002(r=-0.405,P=0.016)、UCG_005(r=-0.343,P=0.043)丰度呈负相关。结论1.本研究结果表明双相障碍躁狂相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较对照组增加,可能与双相障碍躁狂相的发生有关。2.经过治疗后,急性期和缓解期肠道菌群存在差异群落,可能为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治疗双相障碍燥狂相提供新的依据。3.肠道菌群中某些菌群的改变与双相障碍躁狂相患者的病程、体重指数存在相关性,提示调节肠道菌群可能会对双相障碍躁狂相患者的病程、体重指数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背景孤独症病因复杂,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据报道,N-乙酰半胱氨酸(N-acytylcysteine,NAC)可以改善孤独症患者社交行为、易怒、自我伤害和焦虑样行为等症状,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自噬功能异常及Notch信号通路在孤独症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N-乙酰半胱氨酸改善孤独症样行为学异常是否与调控自噬功能及Notch信号通路有关有待研究。目的探讨NAC是否通过调控自噬功能及Notch信号通路异常
背景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在调控染色质结构和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组蛋白的泛素化和去泛素化在转录调控过程中非常重要,组蛋白H2A的泛素化抑制基因表达,组蛋白H2B的泛素化促进基因表达。USP49是USP家族重要的一员,已有研究报道USP49可以直接结合和去泛素化p53蛋白,调控p53蛋白稳定性,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USP49也是组蛋白H2B的特异去泛素化酶,可能通过调节组蛋白
背景胃肠上皮化生(GIM)是胃的癌前病变,目前有多种内镜技术可以筛查或评估肠上皮化生,传统的白光内镜(WLE)与醋酸增强放大内镜(ME-AAC)对肠上皮化生的诊断效果不一,光学增强内镜(OE)是目前一种新兴的虚拟染色内镜技术,但是目前尚没有相关研究,因此了解了解这种新兴的虚拟染色内镜技术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价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1.探究白光内镜(WLE)、醋酸增强放大内镜(ME-AAC)、光
背景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因其高致残率和高发病率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但其病因尚不清楚。前期研究显示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但SCZ脂肪酸谱有何特征尚不明确。SCZ体内脂肪酸改变是否与脂肪酸分解代谢异常有关,也需进一步研究探明。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比分析SCZ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脂肪酸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其主要病理特征是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构成的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已有研究表明,在AD患者脑内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蛋白活性的升高与该两大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而降低GSK-3β活性,则可减
背景双相情感障碍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持续时间长、发作次数多,且社会功能损害大、自杀率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其治疗仍是精神科难点,虽然目前药物治疗应用较为广泛,但其药物治疗的具体选择较为复杂。调查发现,虽然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治疗用药的合理性有所增加,但是不合理用药仍然存在。本院作为新成立不久的市级精神卫生机构,其用药的合理性更需多
背景近年来,ASD患者人数日益增加,世界各国学者纷纷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并不断取得新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等与ASD的发病密切相关,但关于ASD的发病机制尚未取得实质性研究成果。相关研究表明,ASD并非某单一因素作用导致,而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联合作用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本次研究目的为调查母亲在孕期及围产期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与ASD发病
背景冠心病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在全部心血管病患者中,约一半死于冠心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及健康。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而冠心病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冠心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病和治疗效果中产生重要影响,多数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的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也反过来加重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加重心力衰竭,影响治疗效果。目的本
背景双相情感障碍是指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慢性疾病,其特点是病因不明,易复发,致残率高等。代谢综合征也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点是病因复杂,起病潜隐,难治愈等。双相情感障碍与代谢综合征共病使临床治疗难度更大,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高。近年来双相情感障碍共病代谢综合征的现象虽然一直备受精神医学领域的关注,但是代谢综合征在精神分裂症中研究较多,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双相情感障
背景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为特征的一种病程迁延性精神疾病。患者明知这些观念或行为没有现实意义,是多余的,并且常常有强烈的摆脱欲望,但却无法控制,因而感到十分苦恼。世界范围内报告的强迫症终生患病率为0.8%~3.0%,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2.4%。强迫症的病因至今仍不明确,多数研究认为它是和神经生化、遗传、人格缺陷、精神应激以及其他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