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强化敏感性理论(RST)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人格生理心理学理论之一。这一理论由Gray(1987,1991)提出,假设在神经系统中存在两个独立的子系统,分别对奖励和惩罚的信号灵敏,并通过强化效应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国外关于强化敏感性的研究较多,有英语版本、西班牙语版本和荷兰语版本。国内有关于成人强化敏感性的研究较多,在参照国外的心理测量工具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背景,编制了成人的强化敏感性量表,并以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了信效度调查。2016年国外根据Gray的理论应用西班牙语版本的儿童强化敏感性量表(SPSRQ-C)在西班牙社区做相关调查,产生了具有中度至良好拟合优度的最终三因素模型。而国内对于儿童强化敏感性的研究较少,目前还没适合本土语言的儿童强化敏感性问卷。目前针对可能与具有惩罚和奖励敏感性实验措施的SPSRQ-C有关的外部性研究还比较少。目的:本次研究就是根据国外版本的SPSRQ-C调查量表制定中文版本的调查量表,并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应用第一阶段研究制定的儿童强化敏感性问卷分析ADHD儿童惩罚和奖励敏感性的特征,应用强化敏感性理论异常的疾病模型更好的解释ADHD的核心缺陷,通过该研究为ADHD儿童提供更精确的评估和治疗。方法:根据Gray等人对强化敏感性的定义,参考国外的儿童强化敏感性问卷,翻译成中文版本,拟定七个维度,焦虑性、冲动性、寻求乐趣的冲动、感觉奖励、强迫性、对社会认可的反应性、害怕/害羞,结合国内的文化背景,对问卷中项目的提问方式进行调整,将量表的项目定为33项。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心理学家进行反向翻译进行验证。并请国内的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对这些项目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国内的儿童强化敏感性量表(SPSRQ-C)。各分量表得分采用均值(标准差)描述,并计算量表的信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等指标。信度分析通过计算Cronbach’ s α系数来评价量表的内部统一性信度。以CBCL各维度作为校标,考察SPSRQ-C问卷的校标效度。采取随机分层取样的方法,在山东省济南市、烟台市、临沂市的三所小学抽取4-6年级,年龄大约在9-12岁的学龄儿童为测试对象。请家长如实填写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SPSRQ-C量表。第二阶段,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应用基于《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DSM-Ⅳ)为诊断标准编制的ADHD诊断量表(ADHD diagnostic scale,ADHDDS-P)作为评定量表,随机选取113名年龄在9-12岁诊断为ADHD的儿童,同时完成SPSRQ-C量表。随机选取112名年龄在9-12岁通过ADHDDS-P可排除ADHD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完成SPSRQ-C量表。所有儿童(ADHD组和对照组儿童)的智商得分均超过70,没有精神障碍,没有神经障碍,没有学习障碍,如诵读困难,没有感觉障碍,也没有精神障碍运动障碍。所有调查均得到监护人知情同意。结果:对SPSRQ-C结果的结果分析,按照7个因子通过计算Cronbach’ sα系数来评价量表内部的一致性信度,结果发现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较低,因此可以认为该量表的适用范围扩展到儿童病人后,外部效度较低。因此将7个维度整合为5个维度并进行信效度的分析。将原来的7因子整合为5因子,分别为焦虑(5)、驱动(5)、感觉奖励+对社会认可的反应(6)、寻找乐趣的冲动(6)、冲动回避+害怕/害羞(11)。5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以上,信度较高。以CBCL各维度作为校标,考察SPSRQ-C问卷的校标效度,SPSRQ-C中各因子与CBCL各因子均呈正相关,表明该问卷有较好的校标效度。通过第二阶段对ADHD儿童强化敏感性的研究发现,ADHD儿童在害羞、焦虑、冲动的强化敏感性存在异常,而在驱动和奖励反应性的强化敏感性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异常。结论:SPSRQ-C五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数分析和各因子的置信区间估计(单侧95%)显示CFA建模中从五因子建模的标准化系数,每个因子的一致性(α)、拟合指数和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五因子建模具有较高的拟合指数和较高的可信区间。结果显示问卷基本符合设计思想。其次,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以CBCL量表中的各维度作效标,考察SPSRQ-C问卷其效标关联效度,结果与之前的研究结果较一致,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目前普遍认为ADHD儿童对于奖励的反应性更敏感,而对于持续性奖励、金钱奖赏、及时的奖赏更敏感。而对于惩罚的敏感性,这方面的研究并不一致。一些研究发现儿童和青少年ADHD的惩罚敏感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另一些研究发现ADHD的儿童比对照组对惩罚更敏感。本次研究发现ADHD儿童在害羞、焦虑、冲动的强化敏感性存在异常,而在驱动和奖励反应性的强化敏感性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异常。临床可以根据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强化敏感性制定儿童的评估和治疗决策。而这些发现强调了SPSRQ-C在评估儿童对奖励和惩罚敏感性时的潜在用途,目的是提供个性化的行为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