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人物,其成名作《名利场》从问世起便广受读者喜爱,同时也成为研究者批评的焦点。有关该小说的研究成果颇多,但总是局限在女性形象、萨克雷与同时期作家的相互影响以及小说的翻译等几个方面。作为英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该小说的现实批评和道德教诲功能已得到肯定,但对于其道德教诲的方法却研究较少。因此,本论文拟将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与叙事学理论相结合,揭示该小说特殊叙事者对于其道德教诲的作用,以期为该小说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中的伦理问题,它要求批评者“回到”文学作品的伦理现场,通过研究其展现的伦理语境和伦理冲突来揭示其蕴含的道德价值观。另一方面,本文作者在研读《名利场》时发现该小说的叙述者具有明显的干预性,在很大程度上,叙述者的干预牵引着读者对小说伦理问题的态度,帮助小说实现道德教诲的功能。 本论文共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萨克雷及其创作,梳理了《名利场》国内外研究成果,说明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第二章说明小说的干预叙述者所呈现的伦理语境。干预叙述者主要呈现了阶级和性别两个方面的伦理语境。通过他的描写,读者可以看到,十九世纪的英国社会分层依然存在,但同时时代的变迁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叙述者通过对两种女性人物和两桩婚姻关系的描写展现了两性关系的伦理语境。 第三章分析了干预性叙事反映出的伦理冲突。有关个人问题的伦理冲突主要反映在对女主人公艾米莉亚的叙述中,一向固守维多利亚道德观念的艾米莉亚在个人情感需求的冲击下难免遭遇伦理两难的困境。有关社会问题的伦理冲突则源于社会不同阶层对待社会流动性的不同态度,而干预性叙事凸显了这一伦理冲突。 第四章揭示干预叙述者传达的道德价值观。一方面,通过艾米莉亚的幸福结局和对利蓓加婚外情的批判,叙述者强调了传统道德观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叙述者也对新兴的道德价值观有所妥协,这主要反映在他对社会流动性的接受和对“新女性”的同情上。 第五章总结了前文的分析,重申了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并得出结论:《名利场》的干预叙述者通过对伦理环境的描写、对伦理冲突的展现,传递出该小说所蕴含的伦理价值观,保证了该小说的道德教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