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郭志禹提出“地域框架”理论之后,以划分地域来研究文化的现象便呈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华夏大地,研究的对象也由武术拳种拓展为戏曲、建筑、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本研究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进行的,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选取的研究范围为宁绍平原地区,结合文化空间的“场域理论”,力求通过区域地理特征、人文历史风貌、政治环境因素三个不同位面来进行民俗体育文化空间的剖析,旨在按图索骥、见微知著,总结出宁绍平原地区民俗体育活动文化空间的发展与衍变规律,找寻生存困境的原因与解决途径,并最终为国民健身献言献策。本文提出的场域理论基本可以概括为:民俗体育所存在的文化空间有着三种不同的表现状态,即代表了本质原始特征的“在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空间得到了拓展或者转化,这样的状态称为“脱域”,而当前能够与民族精神相融合,具有进步意义的状态便是文化空间的“重构”。此三种状态不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而是各自可成为民俗体育文化空间的一种特征,也可并存而立,有的民俗体育会同时出现文化空间的三种状态。而判断其状态的依据便是三元素:发展历史、地域范围和表现场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剖面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宁绍平原地区几个民俗体育的文化空间进行研究,运用场域理论给予立体剖析,探索宁绍平原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总结文化空间变迁的规律,探究民俗体育生存境况的原因。得出的结论如下:民俗体育的文化空间存在三种状态,“重构”是民俗体育的必经之路;宁绍下原地区的民俗体育发展态势良好,其变迁规律可以被其他地区所借鉴。究其原因,无外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从外因讲,科技的发展使得民俗体育的文化空间遭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而政府部门的忽视更加增添了发展的困难程度;以内因来说,民俗体育自身的形式陈旧赶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必然会被抛弃;加之缺少大胆创新和合作探索的精神,难免会受到排挤和忽略。在最后的总结建议中,为了使得民俗体育的文化空间能够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其采取措施,真正的打破常规,结合当今时代精神,走出一条“重构”之路。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四点:1,民俗体育人应该放低姿态,拿现代文化为己所用,推陈出新,大胆探索;2,各民俗体育之间需要相互交流,融合不同元素,壮大己身的同时也可催生出新的民俗体育;3,政府部门需要高瞻远瞩,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大力支持民俗体育的发展创新,并引导其为健身计划服务;4,呼吁社会保持包容珍惜态度,在欣然接受新科技的同时也不应抛弃中华文明中的精粹艺术,积极参与的同时强健自身体魄,提高人口素质。